落实持续加码的促消费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半年报来看,上市农商银行消费信贷增长较快,成为信贷业务增长的亮点之一。
有关消费信贷的支持政策,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提出“推动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和“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去年12月,原中国银保监会提出,为恢复和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下一步将督促银行机构合理增加消费信贷。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中提到,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方式,加大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综合金融支持力度。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时指出,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居民信贷利率稳中有降。
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取得一定成效。据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二季度末,本外币住户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8.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年末高8.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7171亿元,同比多增6076亿元。
相关农商银行从供给端、需求端、价格端“三端”多举措发力,持续丰富消费金融场景,积极助推消费活力释放。重庆农商银行围绕“零售立行”战略导向,持续加大零售信贷投放,零售消费贷款(不含按揭及第三方联合贷款)今年6月末余额达362.05亿元,较上年末净增58.04亿元,余额及增量均居全市第一。截至6月末,该行“百亿级”的拳头产品——“渝快贷”贷款余额再创新高,达165.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66亿元,同比多增29.10亿元,保持同类产品余额及增量全市第一。
据悉,“渝快贷”是重庆农商银行推出的线上个人纯信用消费贷款,在线申请、快速审批、利率优惠、随借随还,安全便捷。该贷款用于满足装修、购车、购物、旅游等个人日常消费需求,单户最高可贷30万元,期限最长3年。
青岛农商银行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丰富线上贷款产品体系,上半年先后推出“消费e贷”“市民抵e贷”“市民满e贷”“房抵贷”四款线上消费贷款产品,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推动消费贷款持续稳健增长。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7.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8%,在贷款中的占比由4.38%提高至5.11%。数据还显示,张家港农商银行今年6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5.3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87%,贷款占比由6.59%升至7.84%;苏州农商银行6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6.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87%,贷款占比由3.38%升至3.90%。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消费贷在价格上有点“卷”,优惠券、打折券、送礼品等促销活动频出。随着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消费贷利率不断走低。目前,多数银行的消费贷利率在3.3%至4%之间。例如,江苏紫金农商银行向南京市市民推出的“紫金e贷”,年化利率(单利)为3.78%。在“超值夏日,狂欢e贷”活动期间,贵阳农商银行存量及新增授信客户任意一笔提款券后年利率(单利)可低至3.88%,无论自由职业者、外卖员还是教师、企业白领都可以申请。
金融科技的运用,使得消费贷在线申请、快速审批、随借随还,极大地提高了申贷效率。只要材料齐全,不少银行当天就可审批放款。
相关专家分析认为,一方面,消费场景恢复,居民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有所回升,带动了消费信贷需求的增加。消费信贷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激发市场活力。去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的力度较大,汽车消费贷款的申请较多。以吉林为例,个人消费贷款持续回升,汽车消费贷款提供了主要动力。截至6月末,吉林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035.90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是近17个月以来最高水平。
另一方面,对银行来说,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个人房贷业务萎缩的情况下,发展个人消费贷款可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包括农商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近年来普遍致力于零售银行转型,而消费信贷是零售银行业务的重点。消费信贷业务还可以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2023年半年报显示,重庆农商银行推出“渝快贷新市民租赁贷”,“带押过户”业务受理量居全市第一,带动按揭投放同比多增12.63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