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浦发银行信用卡产品体系(浦发银行信用卡权益大缩水)

今年年初以来,不断有银行宣布停发旗下部分联名信用卡或主题卡,停发原因包括“合作期满”、“业务策略调整”、“业务发展需要”等。

部分联名卡停发不过是当下信用卡发行量萎缩的一个缩影。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消费降级,信用卡用户群体数量明显下行,信用卡行业正在由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据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国共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79亿张,环比下降1%。自2022年四季度开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累计发卡量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作为行业头部玩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已经明显感觉到信用卡市场的阵阵寒意,多家银行开始压降信用卡卡种、数量、积分权益、品牌联名等,力图减轻运营成本。其中,浦发银行(600000.SH)就曾陆续停发30多款信用卡,此前更是因为大幅降低信用卡权益引发用户不满。

信用卡战线大幅回撤,产品降级来势汹汹,浦发银行成为信用卡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的一个典型样本。

 

“神卡”降级,用户不满

据浦发银行官网发布的相关公告,从2023年到2024年,浦发银行已经停发多款信用卡产品,包括其与京东(09618.HK)旗下特价购物平台京喜合作推出的浦发银行京喜联名信用卡、与美国Visa公司合作推出的浦发银行VISA白金梦卡等。

此外,2023年浦发银行还对37款信用卡产品集中进行了停发和升级,多款主题信用卡产品被合并为一款信用卡产品,信用卡主题产品品类骤降。其中,有19款产品被合并为1款名为“浦发梦卡经典白金信用卡”的产品,有9款产品被合并为1款名为“浦发美丽女人信用卡都市女郎版”的产品。

 


资料来源:浦发银行官网

除了多款联名主题卡被合并,此前多款被用户奉为“神卡”的浦发银行卡片权益也打了折扣。因为持有的浦发银行信用卡权益缩水,很多持卡人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哪家的卡还有免费健身权益?不要刚性年费的,浦发超白砍了我最喜欢的健身权益。”一位浦发运通美国白金卡(AE白)的资深用户Ariel在小红书上吐槽到。

一些比较注重航空权益的用户,也对浦发银行的相关信用卡权益调整很不满:“AE白金不可以兑换机票了,其他所有权益都要求一个季度消费6万,吃相太难看了”;“2024年没有机场贵宾厅了,我刚进去一次发现没有可用人次。去年还有2人次呢,就剩一个2点的接送机了”;“一年不如一年,季消6w才2点,前面全抹掉了,一季度等于不能用,要这积分何用”……

资料来源:小红书截图(部分用户评论)

据浦发银行发布的相关公告,2024年浦发银行的部分高端信用卡权益大幅下调,相关权益调整涉及浦发美国运通白金信用卡、浦发美国超白金信用卡、VISA御玺信用卡等,涵盖的权益调整内容包括里程兑换、文旅门票权益、保险权益、生日礼遇权益等。真金白银的信用卡权益大幅缩水,让大量高净值用户也叫苦不迭。

资料来源:浦发银行官网相关公告。

信用卡业务:从高光到低谷

在主题、联名信用卡数量锐减、高端信用卡权益大调整背后,浦发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

这几年,浦发银行的相关信用卡数据一直都在下滑。

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末,浦发银行的信用卡流通卡数4917.50万张,比2022年末减少了215.66万张;2023年三季度末,浦发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信用卡交易额、信用卡业务总收入分别为3914.26亿元、17295.13亿元、310.03亿元,较2022年末分别减少422.67亿元、6879.59亿元、127.3亿元。

在信用卡线上用户增速方面,浦发银行的浦大喜奔APP的月活跃用户量也在加速放缓,截至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三季度末,浦大喜奔APP的用户量分别为2020万户、2508万户、2610万户。

资料来源:浦发银行财报

浦发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加速发展始于2015年。

2015年3月,老将潘卫东升任浦发银行第一副行长,主要负责零售、科技板块业务。2016年浦发银行的零售业务开始快速扩张,信用卡业务和消费贷业务开始起量,并在2018年助力零售业务成为浦发银行的第一大收入板块。

不过,在2023年上半年,浦发银行的零售贷款业务降幅明显,零售贷款总额只有1.87万亿元,相比之下对公贷款总额则达到2.74万亿元。

细看浦发银行的零售贷款,也有很大的变化,信用卡业务和消费贷业务已经不是其零售贷款的“顶梁柱”。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浦发银行的零售贷款“大头”为个人住房贷款余额8548.09亿元,占零售贷款总额的比重接近一半;而信用卡及透支贷款余额4086.21亿元,同比2022年末减少5.78%。

资料来源:浦发银行财报

虽然信用卡业务规模收缩,不过浦发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仍然高企,其应收账款和消费贷的不良贷款率并未降低。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末,浦发银行的信用卡及透支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2.49%,比2022年末的数据提高了67个bp。和同期的招商银行(600036.SH)1.68%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相比,浦发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也明显高出一大截。

信用卡业务不良率高企,导致浦发银行的信用计提减值损失也在大幅增长。据最新数据,2023年三季度末浦发银行的信用计提减值损失为611.19亿元,而2023年上半年末其信用计提减值损失为384.38亿元。这意味着仅仅一个季度,浦发银行的信用计提减值损失增加了200多亿元。

 

客诉问题突出

浦发银行信用卡业务承压,不仅仅体现在业绩增长方面,其服务质量也堪忧。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的《关于2023年上半年上海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纳入通报的股份行在沪分行消费投诉事项共计581件。其中,在沪持牌信用卡中心及消费金融公司的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居第二位。

除了“大本营”上海,在国内的其他一些重要市场,浦发银行的服务质量也并不尽如人意。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湖南监管局发布的《关于2023年上半年辖内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湖南辖内涉及股份行消费投诉共计436件,其中浦发银行消费者总投诉量(122件)及个人贷款投诉量(109件),在湖南省股份行中排名第一,均超过中位数4倍多。在投诉密度方面,浦发银行在湖南平均每百营业网点投诉量超过股份行投诉量中位数2倍多。

2023年上半年湖南省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情况(单位:件)

在经济大省山东,浦发银行的投诉量也很高。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山东省辖内股份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5件,其中浦发银行投诉量为15件居股份行首位。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最新数据,2023年一季度浦发银行的投诉量为3616件,仅次于平安银行(000001.SZ),在股份行中排在第二位。从中位数指标来看,2023年一季度股份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489件,和浦发银行同期的投诉量差距甚大。

从完整的股份行年度投诉数据来看,浦发银行的客诉问题和信用卡业务关联甚密。数据显示,2022年浦发银行的投诉量为1.88万件,主要涉及信用卡、个人贷款等业务,其中信用卡投诉数量超过总投诉数量的80%。

 

轻资产改革激进

在信用卡行业整体下行背景下,多家银行都对信用卡业务进行了大幅变革,“决绝”如上海农商行(601825.SH),在2023年10月就宣布撤销信用卡部。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多家股份行正在对传统信用卡事业部进行改革,逐步推动将已有信用卡中心撤销,相关业务并入分行。

据源媒汇了解,相比其他股份行的动作比较迟缓,目前浦发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早已经并入浦发银行各地分行的信用卡部。

以广州、武汉为例,相关信息显示,浦发银行在广州、武汉区域招聘信用卡业务相关职位使用的招聘主体名称为“浦发银行广州分行信用卡部”、“浦发银行武汉分行信用卡部”,招聘职位包括信用卡销售、机场驻点客户经理等。不过,低迷的业绩、高企的客诉量,很难让人相信浦发银行在信用卡业务架构改革方面竟然走在了各家股份行的前面。

然而,在信用卡业务架构改革方面,过度追求轻资产运营,也让浦发银行遭遇舆论“反噬”。2023年5月份,因为与浦发银行信用卡业务外包服务商上海外服杰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外服杰浦”)发生劳务纠纷,100多位与上海外服杰浦签订劳务合同的员工聚集在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办公大楼前维权,引发大众对银行业信用卡业务外包问题的关注。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末,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人数为11806人、11975人。对比同规模银行披露的信用卡中心人数,据中新经纬记者推测,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非正式用工数量或将超过万人。而2022年末,平安银行、兴业银行(601166.SH)、中信银行(601998.SH)的信用卡中心人数分别为1992人(含分中心)、1134人、5256人,与浦发银行相差悬殊。可见浦发银行信用卡业务追求轻资产运营的激进程度。

不知道是不是浦发银行的激进策略产生了效果。数据显示,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上半年末,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的资产规模分别为4080.28亿元、4244.19亿元、8665.59亿元。从目前的公开数据可以看到,2023年仅仅半年时间,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的资产规模就实现了翻倍,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其降本增效的魔力。

接下来,浦发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又将交出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