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晋商银行员工自2015年8月起的两年多时间内,联合他人骗贷300万元,涉事消费贷款产品“卡易贷”此前曾引发多起诉讼。
9月2日,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晋商银行一名工作人员犯骗取贷款罪获刑。而此次骗贷所涉的晋商银行消费信贷产品——“卡易贷”,此前曾引发多起诉讼。
根据该刑事判决书,2015年3月,晋商银行推出一款个人循环消费贷款类产品“卡易贷”。产品贷款额度为5万元-30万元,周期3年,每6个月要将期间所用贷款及利息还清后才能够继续使用。据悉,这款产品最大的特点是必须有三个人以上相互联保才能够办理,且三人需为公务员、事业编制正式人员或者垄断性行业正式员工。
2015年4月,张某想贷款时认识了晋商银行信贷员王某,但由于没有稳定工作无法办理。为完成银行任务,王某主动让张某帮忙介绍人员办理“卡易贷”业务,并称只需要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及其征信报告即可办理。
张某从中发现“商机”,通过微信等渠道宣称自己可以办理贷款,成功后收取贷款审批额度的10%作为手续费,收取1000元作为包装费。
所谓“包装费”,就是张某与王某伪造贷款人身份,并由王某在晋商银行内部进行操作,将本不适合“卡易贷”的借款人包装成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包装成功一人,张某就支付给王某500元-900元不等的包装费用。
据悉,从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张某伙同王某通过伪造虚假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证明、收入证明、担保人等,由贷款人冒充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配合王某安排,为31名贷款人办理了“卡易贷”,共计300万元。张某从贷款人手中累计获得手续费等15万元,王某获得包装费用2万元。
当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无力还款,此案案发。2020年末,张某、王某以及其中一名借款人冯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此过程中,贷款人共退款253万元,张某与王某退缴赃款17万元,至今仍有30余万元未能追回。
2021年6月,山西省汾阳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法院认为张某、王某、冯某三人的行为已经构成骗取贷款罪,判处张某、王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贷款人冯某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万元。
事实上,这已不是晋商银行的名字首次因“卡易贷”业务出现于诉讼案件中。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今年以来,晋商银行向信用卡客户发起多次诉讼。案情资料显示,诉讼的产品集中在“卡易贷”。晋商银行与客户签订合同时,约定循环借款的形式,但在期限内,不少客户因无法偿还,从而引发纠纷。
据悉,“卡易贷”针对的消费场景是购物、装修等场景。不过,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则案件中,一位卡易贷客户表示,当初申请时,晋商银行对贷款用途调查不实,且金额超出家庭日常需要;获得贷款后,该客户将资金用于看病,而非约定的日常消费。从该案件亦可以看出,晋商银行对消费贷客户的贷前审核存在一定缺失。
按照晋商银行港股上市时的相关资料,该行的“卡易贷”产品于2013年推出,主要满足其零售银行客户装修、教育、旅游、医疗等消费需求。数据显示,2020年,晋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17.05亿元,同比上涨4.7%;个人消费贷的不良率3.51%,2019年度为6.1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