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公募基金2023年年报披露正式收官。
随着基金年报的披露,基金产品净利润、管理费等数据全貌也浮出水面。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2023年基金产品所持有的股票资产比例有所下降,而债券和现金类资产比例则有所上升。从收益情况来看,权益类和固收类表现分化的现象更为明显。
那么,2023年基金年报具体表现如何?行业机构对此如何分析?
降费成效显著
整体来看,公募基金2023年总规模保持稳中有进,正式突破27万亿元关口,达到27.27万亿元,总规模同比增长5.89%;同时,费率改革成效显著,公募基金去年全年收取管理费共计1356.15亿元,同比下降7.04%。
具体来看,占比最高的混合型基金,全年收取管理费共计557.49亿元,同比下降19.91%。此外,行业方面,日常消费、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行业颇受投资者青睐;而从持有人结构变化来看,个人持有占比略有增长。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2023年基金产品所持有的股票资产比例有所下降,而债券和现金类资产比例则有所上升。从收益情况来看,权益类和固收类表现分化的现象更为明显。行业方面,日常消费、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行业颇受投资者青睐。
按照管理人排名来看,天相投顾4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和华夏基金全年管理费收入排名居前,分别为92.7亿元、66.55亿元、60.87亿元。此外,另有27家公募管理人全年管理费收入在10亿元至60亿元之间,包括博时基金、富国基金、鹏华基金、汇添富基金和招商基金等;从排名靠后的管理人来看,多家公司全年管理费收入仅为百万元,反映了公募基金机构间盈利能力分化、头部特征突出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管理人全年管理费收入TOP20榜单中,20家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同比均呈现下降态势,其中,降幅最高的接近19%;10家公司全年管理费收入下降超过10%;15家公司管理费收入排名不变。
作为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管理费普遍下降或许也有公募改革的因素。去年7月8日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开始推进,从头部公司开始逐渐落地。截至去年底,绝大多数主动权益类产品(包括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费已经进行了调整。Wind数据显示,去年主动权益类产品的管理费为611.75亿元,比上一年减少了128.57亿元。
权益固收市场“冰火两重天”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权益类和固收类表现分化的现象更为明显,权益固收“冰火两重天”。
虽然相比2022年,2023年公募的亏损情况已经大幅改善,但受下半年A股市场持续调整的影响,权益类基金依然“很受伤”。
作为上一年的“重灾区”,主动权益类基金去年仍“损失严重”,仅有一成的基金产品实现盈利。Wind数据显示,已有数据的425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仅计算初始基金)2023年合计亏损达6735亿元。
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亏损达8900亿元,其中混合型基金亏损5725亿元,与上年亏损超过1.1万亿元相比大幅改善,股票型基金亏损3245亿元,QDII和FOF分别亏损33亿元和81亿元。
与此同时,固收类产品则保持“稳定输出”,再度贡献绝大部分盈利。具体而言,债券型基金2023年全年的盈利2431.99亿元,货币市场型基金以2308.59亿元次之。在去年的行情中,这两类产品每季度分别有360亿元至800亿元的盈利。商品基金盈利61.19亿元,其他类别基金盈利12.33亿元,相比上年均有大幅改善。
根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全市场154家基金公司中有67家利润为正,占比为44%左右。固收类产品占比较高的银行系基金公司依然是2023年度的“盈利担当”。
榜单的另一头是权益类产品占比较重的头部基金公司。其中排名倒数的两家公司合计亏损超过1200亿元,而另外6家公司则亏损超过200亿元。
机构乐观看待权益市场
从基金年报内容来看,不少基金经理对权益市场态度积极,认为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进入关键阶段,与以往不同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或将显现。从估值水平来看,权益资产此时亦是值得承担风险的大类资产。
中庚基金经理丘栋荣表示,权益资产是系统性、战略性的配置位置。权益资产的估值水平已经降至历史低位,其隐含回报非常高。权益资产此时是值得承担风险的大类资产。在他看来,未来会关注业务成长属性强、未来空间较大的港股市场医药、智能电动车等科技股和互联网股;其次,关注供给端收缩或刚性,但仍有较高成长性的价值股,主要行业包括以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和能源运输公司,大盘价值股中的地产、金融等;第三,关注需求增长有空间、供给有竞争优势的高性价比公司,主要行业包括电子、机械、医药制造、电气设备与新能源、农林牧渔等。
长城品牌优选基金经理杨建华也认为,国内资本市场的最终表现与国内宏观经济的关联度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经济结构转型进入关键阶段,国内经济增长中枢逐步下移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而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将孕育与以往不同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睿远成长价值基金经理傅鹏博表示,近期,管理层提出完善资本市场法治,加强法律保障。相比过去两年,这些积极信号增添了投资者对今年市场“兴”的期待。
中泰星元价值优选基金经理姜诚则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通常不影响个股的长期价值,但宏观层面的长期结构性变化,是影响企业长期经营的重要外部变量。
首先,经济总量层面的高速增长或许会向中高速增长演变;其次,产业结构升级将继续推进。第三,决定长期回报率的是资产的长期质量和今天的买入价格,不是机械的收入或利润增长率,也不是市值增长空间;第四,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黑天鹅”,如何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适时调整关注点,是对投资者研究能力的持续挑战。
展望后市,从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投资机遇以及当前估值水平两方面因素来考虑,基金经理对权益市场态度普遍较为积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