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债降息后,多家国有大行宣布,9.15日起,三年定期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没有预热、没有提醒,就立马降了。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明星股份银行也没能幸免,正在经历严峻的行业考验。从一个热门行业,变得冷清许多,大家的感觉是:银行的日子现在也不好过了。
以平安银行为例。平安银行就是原来的深圳发展银行,在深交所代码排在第一位 —000001。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红遍全国,风靡一时,人人都夸深发展是个好银行。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对平安银行的评价就不能用老眼光来衡量了。
平安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零售业务收入增速放缓、员工降薪争议不断,大股东开始减持、不良贷款没有改善等等。其中零售线疲软,降薪议论大是主要问题。
8月下旬,平安银行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看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总额,都小幅增长,但增速在逐年下降,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总收入514亿元,比2021年增长4.4%,但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营收增速一直在高速回落。
什么是银行零售业务?就是银行中所有涉及到个人业务类的业务就是零售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到绝大部分。2017年,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增速是41.7%,2018年是32.5%,2021年是8.4%,2022年上半年是4.4%,增速是越来越低,趋势相当不好。
8月中上旬,市场传言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奖金调降40%, 消息一出引发激烈争论。降薪确实不是空穴来风。上半年,平安银行统计人均薪酬不足5万,同比下降了13%,排行榜从第二位跌倒第八位。
在上述两大问题之外,平安银行的股价一直在走低,目前是12元左右,距离历史绝对大底,2005年4月的5.05元,没有太远的距离。资产质量恶化,涉及楼盘烂尾等潜在风险都在困扰着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的问题是个性的问题,也是行业的问题。我们把平安银行单独提出来,就是要大家引起对银行股的注意和防范。平安银行曾经是个好银行,现在都如此模样,其它银行可以想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