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上半年银行供应链金融排名)

日前,所有上市银行均已公布2023上半年。小供注意到,数字化、普惠金融、金融科技、服务生态成为成为上市银行年报的关键词和重要战略。

 

落脚在企业和产业客户上,供应链金融成为几乎所有银行的战略选择,且多数银行已将供应链金融培育成为重要增长极。多家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录的30%以上乃至100%以上增长。

 

小供以为,在各大行供应链金融产品逐步完善布局的当下,下一步供应链金融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从产品维度升级至生态方面,未来银行构建起包括产品、科技、服务和工具在内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将至关重要,在这一领域“行业+”、“场景+”成为几乎成为当下重要选择路径。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

 

01 浙商银行

打造“行业化+嵌入式”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

 

浙商银行持续提升供应链金融数智化能力,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真实融资需求,创新应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通过流程重构、授信创新、技术赋能、服务跃迁四大创新手段,打造“行业化+嵌入式”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为供应 链客户提供各类表内外融资业务。

 

目前已在电力能源、建筑施工、钢铁、汽车、通讯、政府采 购等28大重点行业、板块,形成特色化、差异化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6月底,浙商银行服务超 2,000个数字供应链项目,提供融资余额超1,500亿元,服务上下游客户超28,000家,其中普惠小微企业占比达75%。

 

在行业专业化经营方面,浙商积极构建能源金融专业化经营。紧扣“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方向,持续深耕电力能源产业链特色化服务场景。截至报告期末,在电力装备制造、电力生产、电力输配和终端应用领域服务客户超2,400户,融资余额超1,000亿元。客群及融资规模保持稳定增长且结构明显优化,合作客户涵盖电力能源类央企(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电投等)、省属能源国企(浙能集团、山能集团 等)和民营龙头企业(正泰集团、晶科能源等)。

 

票据业务方面,浙商银行顺利上线直通车出票、自助贴现、供应链票据等特色产品,支持企业多样化票据业务需求。上半年,浙商银行商票贴现量达786.06亿元,股份制银行第二,市场占有率11.18%。

 

02 中信银行

供应链融资量突破6900亿,三大生态协同

 

2022年中信银行将交易银行业务作为对公转型的重要支点,建设“交易+2.0”生态,推出“链生态、财生态、e生态”为主体的交易银行生态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数智化”综合金融服务。

 

链生态方面,中信银行持续强化供应链产品建设,上线资产池对接新一代电票、新老电票自动入池功能以及智能化未来现金流测算机制等;推出链享平台和线上化订单融资产品,并实现首批业务落地,产品体系得到进一步丰富。报告期内,供应 链融资量达6,906.79亿元,同比增长8.57%;供应链融资客户24,170户,同比增长 11.64%。

 

财生态方面,中信银行推出“中信天元司库”服务体系,在深圳、广州、郑州等地举 办发布会,市场反响良好。同时,中信银行持续推动收付管融重点产品研发升级,进一步丰富企业资金监管、商品交易、租金收费、企业代发等场景的线上结算能力;升级跨行网关平台,接 入20家主流商业银行网关,具备在线支付、秒级对账、批量查询、T+0.5到账等功能优势。

 

e生态方面,中信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持续完善服务 知识库;开展对公电子银行体验监测工作,实施产品埋点分析,聚焦客户体验;加大对公数字人民币、信e卡、信票夹等e生态重点产品推广力度。

 

03 平安银行

深化场景应用和技术输出,平安好链交易量1959亿
 

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继续运用“金融+科技”能力不断创 新业务模式,优化金融服务体验。上半年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 5,553.22 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平安银行通过“平安好链”平台累计为 34,125家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平台交易量 1,046.82亿,同比增长 25.1%;全年通过“平安好链”平台促成的融资发生额 365.96亿元,同比增长 35.4%。

 

值得注意的的是,持续深入推动“行业+”、“场景+”与“科技+”探索,升级供应链金融服务。

 

在大宗商品领域,平安银行与大宗产业服务商合作,向其下游经销商提供采购融资服务,打通大宗预付转现货的全流程线上化服务链条,实现融资服务“操作线上化、审批模型化、出账自动化”。在大消费场景下,其基于下游经销商与核心企业的采购数据,为经销商提供线上化、数字化、纯信用融资服务,已经覆盖包括米面粮油、乳制品、家电、出行设备在内的多个细分品类,服务下游中小微经销商超 10,000 户。在车生态场景下,平安银行深度嵌入场景,延展服务边界,从“单点”到“多点”服务、“单链”到“多链”服务,为汽车产业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自然人司机提供端到端的“供应链+”服务,助力汽车产业发展。在科技赋能方面,平安银行打造生态供应链金融,通过开放银行将其供应链金融能力组件化、标准化输出,广泛触达核心企业及其海量的上下游客群,实现生态批量获客及客群深度经营。

 

04 民生银行

升级生态金融、打造客商大会品牌

 

截至2023年6月底,民生银行生态金融业务融资余额983.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2.55%,其中,小微融资余额 384.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97%

 

产品方面,民生银行迭代升级采购e-数据增信、采购e-强增信、订单e、信融e、供应链票据等“民生E链”系列产品,不断优化政采快贷、订货快贷等“民生快贷”系列产品,复制推广互联网生态贷款模式至跨境电商领域,创新研发出口e 融、专精特新信用融资、供货快贷等产品,持续推进“民生E链”系列产品全流程集中运营,研发中小微企业生态服务平台,赋能中小微企业提升经营能力和数字化转型。

 

同时,民生银行推出电子保函客户申请端微信小程序移动制单,实现客业财协同 ,优化现金担保类线上保函办理流程,提供高效、便捷的保函服务,上半年民生电子保函业务量220.68亿 元,同比增加121.96亿元,增幅123.54% ;办理电子保函业务6,012笔,同比增加3,133笔,增幅108.82%。

 

科技赋能方面,民生银行持续加大平台对接,供应链票据产品完成与“中企云链”“简单汇”“山东高速”等平台直联,信融e新增11家合作平台。同时上线中小微企业生态服务平台,搭建平台运营及营配套体系,整合人事管理、薪税代发、财务管理、智能记账等服务,提供业财金一体化企业数字服务。民生银行还推进保理全流程一体化升级,完成全部线上化票据产品向新一代票据系统迁移,实现票据业务贸易背景审查线上化,推 进承兑业务集中运营放款管理,推广“票易贴”“承贴直通车”“票据管家4.0”等产品服务客户结算与融资。

 

协同品牌方面,民生银行通过“客商大会”,以“融资+融 智+融商”综合服务模式,实现银企共赢。

 

05 招商银行

“行业+”赋能客户,融资量超3600亿

 

在供应链及场景金融方面,招商银行持续赋能供应链核心客户,并为其全国各地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及后续综合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客户体验

 

一是发挥招商供应链业务“全行服务一家”及产品线上化的领先优势,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以该模式累计推动261个“全行服务一家”项目,延伸服务28,271家中小企业,为其中23,783家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累计发放贷款金额3,131.98亿元。

 

二是立足行业专业化,推动“行业+”,特别是围绕能源、新零售、通信、汽车等行业,量身定制行业解决方案。上半年,招行供应链融资业务量3,654.36亿元,同比增长21.50%,服务核心企业4,087户,上下游客户24,138户

 

06 浦发银行

全面推进公司SaaS化经营

 

2023年上半年,浦发银行供应链核心客户达 1,523 户,上下游供应链客户数达 18,559 户,汽车金融上下游客户数达 2,784 户。全新推出“B 端场景服务矩阵”,增强企业客户服务能力。

 

行在产业数字金融方面,浦发银行建设大宗产业数字化平台、企业服务云平台门户,支撑公司业务 SaaS 化经营。优化统一支付平台,探索商用车销售、二手车拍卖等场景。搭建汽车直客服务系统,助力汽车消费金融直客服务模式展业。拓展 API“千家万户”链接,重点打造资金监管、物流全链路、汽车金融等生态场景,全行新增活跃客户 203.93 万户,新增 API 项目 418 个。创新社区累计沉淀解决方案 765 个,联动业务部门与分支行组织生态拓客,输送行外客户资源 171 家。

 

在数据资产经营方面,浦发银行持续做大数据价值增量。逐步释放数据资产价值,面向内部赋能的服务型数据资产322 项。建设数据系列产品线,打造流程化、一体化的 Data Ocean 管理新门户,累计数据品牌达52 个。培育总分行 BIU 用户 6,616 人。

 

07 华夏银行

产品创新、智慧运营、科技底座

 

华夏银行持续丰富产业数字金融产品体系,探索数字授信和数字智能风控技术创新,推出订单数贷通、到货数贷通、应收数贷通、经销数贷通、货押数贷通、平台数贷通等6类全流程数字化信贷产品,在电子制造、钢铁、化工、大宗商贸、能源、农牧产品等多个领域相继落地。

 

在“行业+”方面,华夏银行持续推进行业专业化经营,围绕 18个新动能领域深化“行业+客户”营销。全面开启客户生态化转型,持续提升对客户资金交易。

 

同时,华夏银行创新基于数字信用和数字担保去中心化的产业数字金融3.0 模式,构建智能开放的产业数字金融系统平台,引领全行经营向生态客户转向。坚持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以订单、到货、应收、经销、货押、平台数贷通等 6 类3.0 模式产品为依托,提供差异化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电子制造、钢铁、化工、大宗商贸等领域相继落地项目 42 个。

 

同时,华夏银行健全产业数字金融运营监测体系,推进建设产业数字金融信贷监测运营平台,设计业务运营监测指标体系。 产业生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推出面向现代农业产业链的首个全栈式数字化产业融资项目,提供从数字授信、线上放款到智能贷后的 7×24 小时无接触式金融服务。

 

在智慧运营建设方面,推广运用数字运营劳动力。深化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 RPA 场景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将 RPA 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日常作业辅助。

 

在科技底座支撑方面,持续提升科技底座支撑能力。推进企业级架构建设,完成企业级架构蓝图规划,升级云原生应用开发平台,建成基于“两湖两仓”的数据底座、数据信息中台及数据服务平台等全栈国产化数据支撑体系。完善敏捷研发模式下团队运作手册,持续推进敏捷开发。

 

08 光大银行

产品创新、智慧运营、科技底座

 

光大银行不断丰富交易银行产品体系,推出交银产品“易”系列2.0,通过提供“全场景、全品类、全渠道”的金融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综合金融需求。

 

平台建设方面,光大银行持续升级阳光供应链云平台(贸金云)、云财资系统(现金云),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客户、战略客户、集团客户提供集结算和融资产品为一体的交易银行开放式服务

 

同时,提升交银产品线上化、移动化、自动化服务能力,推出企业手机银行“现金管理、跨境金融、供应链平台、云财资”四大交银业务专区;拓展交银产品场景化应用,推进汽车全程通、现金管理支付结算通、阳光电费通、跨境新业态等场景快速发展。

 

电子保函方面,光大银行不断提升“阳光薪”农民工工资金融服务线上化、便利化水平,助力保障新市民合法权益,报告期末,农民工工资保函累计担保金额 106 亿元,服务对公客户1,468 户

 

科技赋能方面,光大银行持续加强科技赋能,服务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进出口企业办理跨境收付结算,推动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报告期末,表内外贸易融资余额4,978.04 亿元。

 

09 兴业银行

积极融入"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兴业银行“商行+投行”服务客群不断拓展、服务工具不断丰富, 构建完善行业专家库、深化“区域+行业”“金融+产业”研究,持续优化投行生态圈,构建“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服务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 瞪羚企业、独角兽及上市公司。

 

同时,兴业银行积极融入“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五大新赛 道”布局跑出加速度。截至报告期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 14%至4,604 亿元,科创贷款余额增长 23% 4,233 亿元,能源金融融资余额增长 5%至 6,993 亿元,汽车金融融资余额增长 10%至 3,585亿元,园区金融融资余额增长12%至 1.98 万亿元。

 

10 渤海银行

两链、两区推动普惠金融

 

渤海银行聚焦打造“行业银行、专业银行、生态银行”,坚持向FPA和交易銀行转型,持续完善客群、渠道、产品和管理四大体系,加快建设对公业务数字化平台。

 

上半年,渤海银行升级人民银行电子信用证及电证福费廷子系统,不断拓宽电子保函使用场景,推出渤银闪电充和渤银证兑通产品,并升级新一代票据系统。在此期间,渤海银行国内信用证及福费廷、保理等国内贸易融资规模实现大幅增长,融资总量达1301亿元,同比增长224%。国内信用证业务带动客户725户,同比增长373.9%。

 

普惠金融方面,渤海银行重点聚焦两区(社区、园区)、两链(供应链、产业链)及生态客群,不断完善产品、市场及定价策略,进一步强化人员组织、流程优化、风险管理、系统建设等。

 

11 恒丰银行

上线“恒银E链”、开放供应链金融平台

 

今年7月,恒丰银行与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港投)合作,依托“恒银e链”供应链金融平台,为其上游供应商发放四笔融资,助力企业稳链固链强链。

 

小供注意到,“恒银E链”本质上是数字债权凭证,其产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与核心企业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合作,基于核心企业开立的付款承诺(确认)函,通过电子信息交互方式,为核心企业遍布全国的产业链多层供应商提供全流程线上操作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该产品深化核心企业金融服务,通过全流程线上化、智能化的融资申请、授信审批、融资发放等服务,链上企业无需抵押和担保即可便捷融资,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

 

12 广发银行

一链一策,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

 

以广发银行长沙分行为例,其借助互联网、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及服务模式的结合,实现了与省内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对接,推出全线上的保理融资业务,积极支持我省相关重点产业的发展。结合秒级到账的线上票据贴现产品“e秒贴”,广发银行长沙分行已累计为产业链上的近百户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

二、城商行

区域性银行是目前最迫切寻找增长动力的一类商业银行,也是供应链金融业务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新增动力。

 

01 上海银行

业务规模翻倍,发力“数智司库”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银行总资产30330.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7%;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3591.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8%;存款总额16357.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9%。

 

在供应链金融方面,上海银行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银行线上供应链信贷投放金额 706.92 亿元,同比增长 383.04 亿元增幅118.27%。截至2023年6月底,上海线上供应链信贷支持余额 553.3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1.93 亿元,增幅6.12%;

 

同时,供应链金融普惠效应明显。上半年,上海银行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带动普惠型贷款余额 256.70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1.97 亿元,增幅31.82%;线上供应链服务核心企业数 438 户,较上年末增长 61 户,增幅 16.18%。

 

在重点行业方面,上海银行聚焦先进制造、医药医疗、通讯通信、节能环保、新基建等重点领域,坚持以数字化赋能产品创新,深化金融、科技、产业的有效融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产品及模式创新方面,上海银行持续推动“泛核心”供应链服务模式。目前,上海银行通过“泛核心”供应链服务模式拓宽产业链服务覆盖,已完成搭建标准化“产-供-销”泛核心企业产品体系,丰富服务渠道,以金融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同时,上海银行持续提升“上行e 链”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上线智能准入、优化操作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完善系统功能等提升服务效率;以智能风控提升对产业链中小企业服务能级,搭建“标准化+场景化”系统风控体系,提高“数据驱动”下的自主风控及全流程管控,持续推动渠道线上化向移动化转化。

 

这些数据显示,上海银行持续并扩大其在城商行中供应链金融的领先地位。

 

在金融科技方面,上海银行亦持续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力“数智司库”。上海银行打造立体式“金融+科技”创新大客户服务模式,组建专业化金融科技队伍,深耕集团特色服务,为集团客户定制并投产基于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的财资数字化、一体化综合服务系统“数智司库”,打通银行端现金管理和企业端司库体系,覆盖集团多层级资金账户,深入融合赋能企业的财务、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助力实体企业资金管理能力提升,依托账户管理、收付款管理、供应链、中间业务等标准化组件,形成一整套可复用的产品服务体系,为“数智司库”服务更多客户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上海银行持续升级小微企业“一站式”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推进各项服务流程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构建开放式、标准化服务,拓展合作生态圈,不断丰富“小微快贷”产品体系,为小微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在金融科技基础能力方面,上海银行全面拥抱云转型,构建安全高效、灵活敏捷、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基础能力。持续推进“北斗”系列云原生平台建设,全面升级云原生平台通讯和服务体系,以单元化设计理念,完善基于微服务的标准化、自动化运行发布体系,打造高并发、海量交易处理能力,为核心业务系统等应用系统的云原生转型筑牢基础;基于具有全栈云计算能力的基础设施云,构建具备高可用、高扩展等特点的金融级云服务,打造具有高弹性伸缩能力的运行环境,保障系统稳定性和业务连续性。投产基于信创分布式数据库的会计核算引擎,按照统一、独立的会计核算规则构建的企业级核算框架体系,实现交易与核算分离,有效提升信息系统的整体交易处理效率,助力应用架构体系云转型升级。

 

02 郑州银行

鼎e信融资余额突破85亿元

 

半年,郑州银行坚守特色定位,差异化经营提质增效,精细化过程管理,着力全面推进“五朵云”提质上量。“五朵云”体系包括云交易、云融资、云商、云物流和云服务,以互联网平台为核心,以先进的金 科技技术为辅助,围绕客户全方位核心诉求,立足于高效的响应机制、优质的产品方案以及专业的服务能力, 为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提供支付、结算、融资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打造商贸物流银行品牌。

 

其中,“云商”平台是郑州银行线上化供应链管理和融资服务平台,通过电子结算凭证“鼎e信”的开立,将核心 企业优质信用延伸到上游各级供应商,解决中小供应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至2023年6月底,郑州银行云商平台持续服务大型优质核心企业产业链供应商,平台完成大数据风控系统对接,风控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平台 实现省内首家核心企业租户模式落地,云商平台累计支持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超2,500户,融资余额超人民币85亿元

 

“云融资”平台是依托电子签章、大数据运用、互联网等金融科技创新技术的开放式在线供应链融资平台。通过定制化或者标准化两种模式,实现了保理、信用证、商票、预付款等全供应链金融产品线上化,高效满足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快捷融资需求,服务供应链生态圈。至2023年6月底,郑州银行行创新推出外贸贷、订单融资等业务,针对教育、医疗、商贸等不同场景项下客户推广“郑好付”、“医鼎通”等特色业务,依托云融资平台为超千户上下游客户提供融资余额人民币220亿元。

 

“云交易”依托企业网银、企业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整合集团现金管理、跨行通、银企直联等财资管理产品,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全方位满足客户的资金管理需求。上半年,郑州银行紧密围绕客户需求,持续进行产品优化及系统更新迭代,丰富产品体系,提升客户使用体验。稳步推进云交 易2.0新版财资管理云平台建设项目的研发工作,以满足企业客户不同发展阶段的财资管理需求,助力企业 财资数字化转型进程。

 

云物流 “云物流”平台是为物流行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线上平台,通过财资管理、融资服务和物流支 持等产品服务帮助物流公司高效使用运营资金和回笼资金。郑州银行发挥物流金融专营团队优势,推动运费代付、 智能收单等物流场景化金融产品的迭代升级,以物流企业集聚载体“物流园区”为目标,以河南省近三年物 流重点建设项目、河南省物流示范园区以及其他普通物流园为对象,加强物流园区客户梳理,通过总分联动、公私联动,主动、全面加强对道路运输、物流配送、个体司机等各类交通物流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切实保 障物流业稳企经营,助力物流保畅保通。至6月底,云物流D+0货款代付产品上半年实现代付超162万 笔,金额达人民币22亿元。

 

“云服务”依托“郑州银行商贸金融”公众号和多种场景化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增值定制的金融 服务及非金融服务。报告期内,持续落地资金监管服务场景,上线超10个预售房资金监管项目,规范商品房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半年度报告 44 预售款监管业务办理流程;落地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近20户,协助维护郑州市住房租赁交易市场秩序。至2023年6月底,郑州银行云服务场景金融累计落地项目超380个。

 

03 北京银行

大力发展链式金融,供应链金融融资增长119%

 

上半年,北京银行供应链金融投放金额 560 亿元,同比增长 139%,服务核心客户 962 户、 供应商 8,989 户,同比分别增长 118% 和 212%。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链式”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加强,实现主体信用到数据信用的全产品链投放,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携手中石化易派客发布“京易融”联合品牌,构建产业链生态。同时,北京银行加强开放银行生态体系建设,完成宝武欧冶、联易融等多个核心链主平台对接上线工作。

 

场景金融方面,北京银行服务数智化水平提升。发布“京行 e 收付”品牌,在“e 企收”“e 企付”“e 企汇”三大标准型支付产品基础上,创设京管云、 保费通、灵工保、极速汇等十余项专业化垂直解决方案,构建“1+3+N”支付产品体系。

 

据了解,未来北京银行将完善供应链全链产品体系,聚焦“打造百条价值链主,实现千亿资产投放,围绕千家核心企业,服务万户普惠小微”目标,建圈强链、拓客增收,进一步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体系化 发展、规模化提升。

 

04 成都银行

获得深交所110亿元深交所储架额度

 

上半年,成都银行推动供应链 ABS 业务,成功获得110 亿元深交所储架额度,并启动知识产权 ABN 承销项目。同时,成都银行深入落实建圈强链行动,持续完善撮合业务体系和服务渠道搭建,发挥金融中介职能,支持地方经济和实体企业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保驾护航。

 

05 兰州银行

供应链金融累计突破73亿元

 

截至2023 年6 月末,兰州银行资产总额 4,615.04 亿元,较年初增长 5.86%。

 

产品方面,兰州银行推出“兰银链信”“政采 e 贷”等特色产品,满足不同客群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同时,兰州银行完成政采e 贷业务线上授信模型开发,兰银链信、陇商 e 贷、政采 e 贷、中征平台等创新业务实现增量扩面,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兰州银行已累计为 440 余家企业发放供应链融资2,662 笔、金额累计73.63 亿元。

 

服务方面,兰州银行遵循“线下与线上相结合、便民与惠企相结合、政策制定与落地实施相结合、提升效率与强化效能相结合、一体推进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决策链条短、效率高的一级法人体制优势,不断提升民营小微企业服务水平。同时,兰州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设计更加个性化、高效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和产品,加大对小微业务的资源倾斜,丰富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等产品,实现信贷供给总量稳步增长。

 

06 长沙银行

供应链金融融资余额突破200亿元

 

长沙银行加速供应链金融转型升级, 持续完善产品体系,供应链产品融资余额209.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97亿元,增长 31.27%在生态场景服务方面,其强化与各级政府的联动和合作,推动“金融+非金融”复合型 服务,打造“基础金融服务+民生服务+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的综合型网点,将“医疗 保障帮办点”模式复制推广到湖南各县域网点;与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签订《湖南省 农业社会化服务大联盟四方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基于农村“产、供、销”场景的展业 和服务新模式。

 

07 苏州银行

供应链金融融资金额突破32亿

 

上半年,苏州银行通过供应链创新产品支持 60 多家核心企业,为其上下游客户 500 户提供融资 32.13 亿元,其中普惠小微企业客户占比超 96%

 

苏州银行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创新,践行国家“四保障六提升”“产业强链”等政策导向,围绕交易银行支付结算、短期融资、金融服务三大本源,以线上化、场景化、数据化的方式创新开发“苏行 e 链”、“e 秒银商”、采购通、财 资 e 管家等供应链产品。其中,“苏行 e 链”供应链平台为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转让、融资及清算的全线上 化服务,提升整个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透明度和连通性,为小微供应商融资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08 青岛银行

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余额突破59亿,增长114%

 

上半年,供应链上下游客户 3,404 户,较上 年末增长 1,421 户,增幅 71.66%,线上供应链业务余额达 59.24 亿元,较上年末 增长 34.68 亿元,增幅 141.21%。

 

09 齐鲁银行

泉信链增长突破93%,储架供应链ABS

 

齐鲁银行聚焦济南、青岛、烟台等产业资源集聚区域,依托链条核心企业,加强供应链业务推广,“泉信链”产品业务余额较年初增长93%。同时,其抢先抓早济南民营企业攀登行动,全力对接入库企业,备案、审批、投放户数及金额等数据均居全市首位。成功发行山东省内银行单笔规模最大融贸类 ABS 业务 5.7 亿元,储架供应链 ABS 荣获 2022 年度山东省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优秀金融创新产品

 

10 厦门银行

厦E链实现规模化上量

 

厦门银行围绕“交易银行转型与供应链数字化探索”重要战略主题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助推产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持续完善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继供应链 系统“厦 E 链”成功上线后,至6月底,厦门银行依托数字化风控手段以及线上化便利渠道, 围绕本地优质核心企业,以产业链中小微企业作为目标客群,初步实现供应链业务规模上量,年内供应链系统累计投放 2.5 亿元,覆盖汽车制造、建筑、先进制造等多个行业。

 

同时,厦门银行积极响应全面推进电子保函替代现金缴纳保证金的国家政策,继 2022 年成功上 线电子投标保函业务以来,本公司通过金融科技技术,进一步推广电子保函应用,陆续在厦门、福州、宁德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面向投标人上线电子投标保函。通过“全链条、闭环式、自动交互”实现了企业于一个平台即可完成招标投标全流程,有效降低了招投标交易双 方的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

 

11 杭州银行

推出云e信3.0

 

杭州银行不断完善“1+3”(公司金融+交易银行、投资银行、科创金融)公司金融管理模式,“六通”客群经营体系赋能创造价值,“六引擎”产品服务体系优化升级,中小企业“繁星计划”夯实客户基础。

 

杭州银行围绕“数字生态”“开放协作”两大方向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推出“四朵云”1场景金融解决方案。截至报告期末,“财资金引擎”累计服务集团客户数 3,376 户, 较上年末增长 17.83%。“贸易金引擎”加速产品迭代增强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客户融资畅 通、稳链固链。上半年,杭州银行推出“云 e 信 3.0”,聚焦中小企业资金融通需求,促进客户供应链内信用资 源流转;票据业务推出“承易贴”创新产品,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即开即贴”的结算融资服务。 上半年“贸易金引擎”累计服务客户数 9,182 户,同比增长 84.22%。

 

12 贵阳银行

爽融链余额突破10亿

 

贵阳银行以金融科技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深耕产业链场景,依托爽融链“1+N+N”服务模式,实现核心企 业优质信用在产业链上的渗透、赋能,为核心企业上游多层级供应商提 供免授信、免担保的融资服务,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积极落实 减费让利政策,切实解决企业融资贵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客户需求响应和精准服务供给,推动业务规模增长。上半年,累计投放爽融链融资 450 笔,融资金额 8.9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8.23%;截至6月底,爽融链项下融资余额 10.85 亿元,较年初增长 24.43%。

 

13 西安银行

落地区域内首单贸融供应链ABS

 

14 南京银行

深化区域策略,推进“一客一策”

 

南京银行持续深化推进交易银行战略,聚焦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国际业务三大业务主线,增强客户服务能力。区域选择方面,结合各区域行业运行 现状,实行“一户一策”的策略。

 

15 宁波银行

"宁信"供应链金融平台

 

16 九江银行

全电发票模块对接

 

九江银行是全国首批完成人民银行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全电发票模块对接,还是江西省首家接入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地方法人银行。

 

17 江苏银行

提供线上申请、一键放款的一站式供应链融资服务

 

江苏银行升级迭代苏银金管家综合金融产品,构建覆盖“金融+非金融”的全场景服务体系,为企业产供销和人财物需求提供智慧化、数字化的全方位管家服务。推出“智盛司库”综合服务,助力央国企和大型集团企业集中统一管理资产负债。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服务优势,沿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深度布局全线上特色化产品,提供线上申请、一键放款的一站式供应链融资服务,客户满意度与体验感进一步提升。积极拓展交易场景,围绕交易平台、租金收缴、资金分账等场景推出专属产品和服务,构建智慧金融产品体系和服务机制,高效赋能客户和基层经营机构。

 

18 重庆银行

丰富普惠金融产品供给

 

重庆银行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好产业金融服务,深入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产业规划,找准目标客群 ;加强 与产业园区的合作关系,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深度融入区域招商引资,推出“智 融招商贷”产品。普惠金融方面,重庆银行丰富服务产品,研发“流水贷”“渝贸贷”“通信链快贷”等创新产品,并发挥普惠金融场景化批量业务敏捷团队优势,研发“市场商户信用贷”“农业产业 发展贷”等批量业务。

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在追求量的增长的同时,更注重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小供发现,在半年报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着墨较之前略少,这或许代表着其供应链金融业务已完全融入至普惠金融、网络金融、公司金融、交易金融等各个场景中。

 

01 交通银行

加快建设开放平台,交易量近2800亿

 

在开放平台建设上通银行推出自建智慧交易链平台,并对接中航信、中企云链等 16 家主流平台,实现跨场景金融合作、全程自动化秒级放款等功能,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在科技赋能上,交通银行强化科技赋能,延展产业链“秒级”融资产品线。

在流程优化上,交通银行聚焦专项授权、制度创新、流程优化等,以“一链一策”满足企业个性化融资需求。

 

2023年上半年,交通银行产链金融业务量2,803.83 亿元,同比增长31.41%;服务融资客户 2.76 万户,同比增长 49.19%。

 

02 建设银行

前瞻布局司库系统,提供供应链融资超5500亿元

 

建行上半年累计为9.85万户链条客户提供5,519.93亿元供应链融资支持

 

03 工商银行

提升工银聚融服务能力,深度嵌入客户数字化转型场景

 

工行持续提 升“工银聚融”金融服务能力,深度嵌入头部客户数字化转型场景,根 据客户个性化需求组合输出账户管理、融资管理、票据管理、风险管理、 数据视图等综合化金融服务。

 

在产品方面,工行打造信用类“经营快贷”、抵质押类 “网贷通”和交易类“数字供应链”三大数字普惠产品体系,提升普惠服务适配性,因地制宜做好区域性业务创 新,打造更多有区域特色的普惠产品、场景、服务。

 

工行还持续推动线上线下触达均衡发展,加快数字普惠和网点下沉一体推进、双向赋能。 线上通过手机银行、企业网银等渠道,为小微企业提供全天候提供在线申请、 在线办理的金融服务,强化数据分析精准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服务直达性和适配 性。线下,推进普惠业务下沉网点,优化网点普惠业务运营模式,提升客户服务 效率,将普惠金融服务向县域、乡镇延伸,为小微企业提供随时随地、触手可得 的金融服务。

 

在司库建设方面,工行以司库体系建设为契机,持续优化银企服务建设,提高大型央企黏性。工行央企司库服务继续保持市场领先,现金管理业务实现对国资委监管央企的全覆盖。积极为各级地方国企提供资 金管理服务和系统建设服务,深化现金管理领域合作。

 

04 邮储银行

供应链金融业务快速增长,业务余额接近1450亿元

 

来源:邮储银行

 

邮储强化产业链式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业务余额1,449.0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3.73亿元上半年,邮储银行还与雄信数字支付服务平台、中交数字金融服务平台等实现系统直连。

 

供应链金融科技方面,邮储银行迭代供应链金融核心系统,优化大数据风控、交易背景自动核查等功能 ;部署智能薪支付结算产品,完善场景综合服务 ;对外开放标准化接口,提供账户清分服务。

 

国内贸易融资方面,邮储持续推动数字化建设,完成网银版国内信用证产品上线及票据承兑流程改造,基本实现票证函全面线上化,加速推进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渠道建设 ;上线便捷、高效、全流程线上化的电子保函2.0版本 ;融合政企平台、门户网站、担保公司三大渠道,部署智能授信审批模型,积极落实国家以银行担保服务为中小企业资金减负的要求。加速挖掘新场景,落地电费场景信用证业务,加速拓展燃气等场景,稳步推进关税、诉讼、并购等小场景保函和客户服务。

 

银企直联方面,针对中小企业微金融需求,推出开放银行云直联服务,将查询、转账、回单等金融功能输出至第三方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商,助力企业业务流、信息流、数据流互通互联,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报告期内,已对接上线多家主流SaaS服务商,服务中小企业近千家。

 

05 农业银行

构建财资服务生态

 

农行持续完善以账户和支付结算为基础的交易银行体系。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 重点客户,加强产品创新,加快线上渗透,深化差异化综合营销,以场景带流量,推动交易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行云·票据通”综合票据服务体系,强化“行云”现金管理品牌建设,创 新推出“智慧财资”跨行现金管理平台,着力为客户提供“一点通达、多行融合”的 财资生态服务。

 

06 中国银行

构建财资服务生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