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京东,在舆论面前举步维艰。
2015年的8月16日,是京东集团搬迁的日子。新公司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三座办公大厦连接而成,总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楼宇高达100米,远远望去,三栋办公大厦气势辉煌,里面是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在当时如果能到京东上班,也是一件很令人羡慕的事情。
当时的京东势头正盛,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也像一个江湖侠客,有点孤独求败的味道,侠气十足,在各种公开场合里,大打感情牌,张口闭口都是兄弟情。
在年会上鞠躬感谢兄弟,为了快递员兄弟住房问题气的想打人,要让自己的兄弟活得有尊严,不克扣兄弟的五险一金,不开除任何一个兄弟,当时的各大自媒体也对刘强东进行了报道,他已经成为了“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按照刘强东的构想,未来京东集团还需要扩招,再建造十座这样的大楼,招纳上万名的兄弟,大概的算了一下,京东集团加上快递员,最少有18万的兄弟,这比当年的水浒梁山还要威风。
2017年12月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刘强东自成一派,与互联网巨头把酒言欢,而他的老对手风清扬则有点被孤立的感觉。
2018年的京东
2018年对于京东并不算友好,年初京东的股价就从50.68玩家美元,一度跌到30美元大关。
当时的京东似乎战略方向并不明确,新零售业务的发展也未达到预期,电商新贵拼多多的股价甚至一度超越京东京东,直到2018年的9月份,京东的股价才算趋于平稳,但创始人刘强东却让京东陷入了舆论风波。
从现在看,创始人事件更像是一根导火索,在当时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环境下,形成了蝴蝶效应,让京东的业绩和股价一路下跌,创始人的声誉也遭到了危机。
而在相同的时间,风清扬却在微博上宣布自己的退休计划,确定2019年9月进行退休,未来从事公益慈善活动,风清扬宣布退休计划后,阿里并未起任何波澜,实现平稳过渡,阿里更像是一群人的阿里,京东却像是一个人的京东,创始人对于权利过度掌控,一旦创始人陷入泥潭中,旗下的公司也会陷入危机。
吃瓜群众在看刘强东,而京东集团除了遭遇到创始人危机,旗下的多项业务不能顺利展开,投资机构也在撤离京东,失去了核心的京东,更像是一个无头苍蝇。
其实创始人的问题更像是压垮京东的最后一根稻草,京东的内部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显现出来,刘强东对于京东集团的掌控,早让京东丧失了活力,而京东集团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也是问题重重。
其实在公众关注京东时候,早已经有人发现,投资机构对于京东早已放弃,在京东顶峰时期有581家机构持有京东股票,而在2018年第三季度,则有155家,持股的总数也从6.177亿股减至4081.563万股,就连京东的铁杆粉丝高瓴资本也减持6亿美元股票,转而买入阿里的9亿元股票,这也让京东备受打击。
归根结底目前的京东面临的有四个问题:
- 京东的架构有问题,虽然京东物流和其它业务都独立出来,但是话语权还掌握在刘强东这里,京东还是一人说的算;
- 京东最值钱的就是京东物流,在早期的时候京东并不屑于做外部订单,物流公司只服务京东,但是京东商城流量早就到了顶点,现在京东物流接外部订单只是用来止损,而市场早就被菜鸟网络瓜分的差不多了;
- 互联网的红利早就消失,而京东的增长却呈现乏力,消费者与京东渐行渐远;
- 腾讯为了对抗阿里,将微信接口开放给京东,结果京东什么事情也没有做,五年的时间白白浪费掉,反而是拼多多成为腾讯看重的另一个电商新贵。
留给京东的时间不多了
在去年年底,刘强东在自己事件告一段落后,京东集团上下欢呼,虽然内部开始大放权,弱化刘强东的核心角色,降低经营风险。
京东内部也是欢呼雀跃,终于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起分银子了,但是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2019年2月,京东集团宣布采取末位淘汰制度淘汰10%左右的高管,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京东就有十几名高管离职,这里面包括刘强东的左膀右臂。
4月,京东单方面对校招收到offer的学生进行毁约,接下来发布内部邮件,称未来要淘汰“三种人”,一下将舆论点燃,一向被创始人视为兄弟的快递员兄弟也未幸免于难,取消底薪和降低公积金缴纳比例。
“兄弟”和“996”一下成为舆论的风口,按捺不住的刘强东只好将京东物流目前的现状如实说出,京东物流已经亏损23亿,如果在亏损两年,京东物流融来的钱就没有了。
随着电商的高速发展,快递行业也在飞速发展,而京东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此次对于外部揽件业务的增加,无疑是进行止损。
不可否认的是,京东集团不会消亡,但是留给它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三四线市场成为电商巨头主要竞争之地,阿里正在补齐物流短板,拼多多主打下沉市场,苏宁线上和线下,小的平台在细分市场,唯有京东,很难去给它定义,就像是梁山好汉108将分配座位,留给京东的位置还有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