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与一次性买入是投资者常用的两种投资方式。近期,与好基友们经常探讨定投的优劣,想总结下,供大家参考与批评。
我们常被教育的理想定投模型(微笑曲线):
定投是指投资者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某种产品中,这种投资方式存在一定的好处,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一,定投的好处:
1,定投的资金是分期投入的,投资的成本有高有低。在对投资标的的未来走势不确定时,这种投资方式可以平均投资成本,分散风险。正因如此,体现在账面上的浮亏可能没那么大,比起一次买入或分批买入,所承受的最大回撤要小。
2,一次性买入需要分析投资标的和了解大势,通过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对投资标的的走势作出较精确的预测。而定投是一个长期的投资,不需要太多分析,适合无脑买入,也无须择时,设置好合理的止盈目标并严格执行就好!
3,定投不需要经常关注市场波动,不需要耗费精力去研究,可以把时间与精力花在享受生活与提升自我上。可是,我们有多少人能佛系到不去关注?如果有精力,是不是可以把玩手游的时间拿来研究基金?
二,定投的缺点:
1、定投是以固定的时间投资某类产品,大多是宽基指数基金。而不是结合产品的走势随机买卖,对买卖点的把握不是很准确。
2,在投资产品出现单边上涨时,采取定投的方式,其收益率比采取一次性买入的要低。
3,定投适用于每月的增量资金,而对存量资金来说,使用效率很低。
4,长期来看,定投的收益很难超过长期持有优秀的主动基金。就拿笔者最爱的交银双息来看!长持交银双息三年,收益率已经达到百分之百,也就是翻倍了。但,无论定投哪个指数基金,都达不到这个收益!
5,定投有钝化效应。随着定投期数的逐渐增加,后面每期投入金额占总资金的比重越来越低,平摊成本的效应也越来越小。比如定投沪深300,当你定投五期后,最后一个月定投的资金相当于总投入的1/5,平摊成本的效果明显。当你定投30期后,最后一个月定投的资金只占总投入的1/30,平摊成本的效果微乎其微。
当然,说这么多,并不是说要完全放弃基金定投,定投还是有他的优势的。基金公司和银行券商等渠道推荐定投,是有他的理由的,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控制定投客户的亏损体验。加之高位少买低位多买的理论,会让客户感觉,不论市场估值高低,都能介入基金。
所以,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思考,我愚以为,基金投资既然开始,就别偷懒,认真研究他。可以采用存量资金分批建仓优秀主动型基金,加增量资金定投的方式。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在看好中国股市的前提下,任何时候都要做好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做好资产配置,确保用闲钱投资,并且保持流动性,永远别满仓杀入,随时留有资金迎接市场的波动。涨,有资金在市场享受收益,跌,有现金抄底降低成本。如此,才能收获时间的玫瑰,淡然的看待涨跌,安心享受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