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短期投资国债个人信托(国债和信托有什么相关性吗)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中国的国债被纳入MSCI(明晟)、摩根大通等全球主流指数。

其实早在2020年,MSCI都已发表题为“中国国债:高收益、低风险”的研究报告,并在报告中指出,与发达国家市场的国债相比,中国国债可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及多元化的投资组合。

截至目前,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3.3万亿元人民币,近几年年均增速约为30%。

 

很多投资者不禁会问,你一个卖信托的,说这些干啥?这对于信托行业有什么影响和意义吗?其实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的问题。

第一,众所周知,我国国债被称为“金边债券”,这次国债被纳入到MSCI等全球主流指数,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国债在全球债券市场的知名度,会被越来越多的跨国金融机构认可,将有大量资金主动或者被动配置中国国债。

第二,是信用度水涨船高的一个道理。国债的评级度提高,那么地方政府债券、省属市属平台公司债券的市场认可度也会相应提高。就相当于一个母公司从AA被评级AA+、甚至AAA,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会增长,其全资子公司的信誉度也会增长一样。

大家试想一下,一边是所有人都在努力工作把这个地方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另外一边会不会因为多个甚至一个项目的违约来毁掉整个区域发展的信用根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反而他们会更加爱惜自己的羽毛,用一切办法来维护和提升这个区域的信用和价值体系。

 

再者,是市场供给和需求的问题。我国国债的发行量也就那么多,本来销售就已经很火爆了,再加上外资可以购买,那么市场上的供给矛盾就来了,未买到的资金会去哪?

大概率是转头往地方债券、平台公司债券去投资。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下半年以来很少能见到信托投债的项目,到现在基本上就没有了,这是因为银行、基金和一些机构在不断增持地方平台债券。现在对地方平台债务的管控要求很高,严格控制债务规模,所以能提供的债券数量总额是一定的,当有大量机构直接购买的时候,市场上的供给量几乎就为0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部分非标的存量,例如信托,到期还款以后也会慢慢被标品取代,整个市场上看到信托产品的供给数量也会慢慢减少。

 

总结

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将会有更多中国资产被纳入全球指数,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方式也将会越来越成熟,尤其是地方平台的管理,投资者可以选择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信托产品,他的安全度会越来越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