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保险 理财投资分析(低利率时代,理财为何走向"保险化")

前言:

银行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让许多人对传统理财方式产生了怀疑。在利率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一些专家和权威机构竟然推崇购买保险理财产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回溯近20年,我国存款利率一路走低的趋势非常明显。1990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达10.08%,而到了2015年10月后,这一利率已经降至1.5%的低位,与30年前相比,存款收益缩水了近5倍。

 

在储蓄大国的中国,存款利息曾经是不少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能够支付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但如今,银行利息微薄,几乎只能作为安全垫付的考虑,想依靠它来获得理财收益,基本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低利率加之通胀持续,令很多储户感到理财陷入窘境。一位张姓网友无奈表示:"存款利率这么低,哪怕再努力理财,钱包似乎也没有增值的空间,满怀憧憬开始理财,却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降息的节奏啊。"

在此背景下,倡导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的声音开始增多。央视财经专家多次呼吁,利率一降再降,大家最好早点买保险把风险锁定。理由是市场利率越低,保险产品的保障性价比就越高。

 

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也力荐,在当前不确定因素远大于确定性的时代,投资者最好放弃高回报幻想,选择保值为先、规避风险第一,尽量利用保险产品安排家庭理财组合。

究竟保险产品有什么看家本领,能在低利率时代突围呢?

保险作为一种长期投资,能较好锁定当下的相对较高利率,在低息环境中保持稳健收益复利增值。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保险公司推出的年金险和终身寿险产品,能够为客户对冲长寿风险,终身领取养老年金,防止"钱景"赶不上"人景"。

 

保险合同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能够帮助年轻人强行储蓄,在"现在有钱时"为"将来没钱时"提前做好财富规划。更重要的是,保险产品本身具有"零风险"特征。由于有保险精算和国家监管把关,不存在跑路暴雷等风险,本金和收益都能得到有力保障。

许多保险产品能够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就像一台可以终身领取的"幸福提款机",补充养老金来源。

 

保险产品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部分产品销售过程存在利益输送、虚构违规行为;再加上保险合同复杂、收费模糊不透明等诟病,也令不少消费者持观望态度。不过保险理财在低利率时代确实能给投资者带来难得的选择。或许,在未来,我们会步入金融保险化时代,用新的理念重构个人财富管理。

结语:

当前,你是继续待在银行理财的舒适区,还是选择尝试新的投资方式?

保险理财能否真正为你的财富保驾护航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