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对比了两个资源类的基金。这次范围换到消费赛道,再聊聊选基金的时候,怎么进行对比。
这是今天的两个样本:
宝盈消费主题混合
大成消费主题混合
都是随机选的,分析前对它们是零认知。
一、先看基金类型
前文也提过这点。第一个是灵活配置型,意味着股票仓位可以降到很低。第二个是股票型,必须高仓位运作,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是很吃亏的。
二、赛道
先看下他们各自的业绩基准:
宝盈消费主题,基准是中证消费服务领先指数收益率70% +3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
大成消费主题,基准是中证内地消费主题指数80% + 2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
虽然业绩基准不同,但咱不会傻到谁跑赢基准谁就好的,肯定是要放在一起比较的。这2个产品,都属于消费赛道,所以给它们找个共同的benchmark:000942.CSI(中证内地消费指数)
找个基准的目的是,对行业基金来说,跑赢指数才是重要的,毕竟相对被动基金,主动基金是要收多一些的管理费的。而且从指数的年线上看,近3年一直在下跌,在这样的行情中,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决定了TA能多抗跌。既然近3年指数是一直跌的,那就先比较下2个基金产品近3年收益率的高低:
数值上看,宝盈近3年的要略胜一筹;四分位排名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有个细节要注意,上图中红框也框出来了:
477/1883
159/1676
这两个基金,排名和样本内的基金数量是不同的,这点要特别注意。任何排名都有这个问题,样本的选择决定了排名的顺序。看了下天天基金的说明,应该是这两个基金分别属于“混合型-灵活”和“混合型-偏股”的差异,导致了它们是在不同样本空间中排名的。所以会出现宝盈收益率更好,排名反而靠后的情况。
三、指标对比
前文也提过,指标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异常背后的原因,所以这一步是不能免俗必须有的。
先看看收益率:
发现很有意思,这两个基金,都是消费赛道的,2021年大成的表现好于宝盈,可是后面连续3年都跑输了宝盈。
再看看最大回撤:
回撤和收益率反应的基本是同类信息,有趣的是,2024年两个产品收益率差别并不大,也就是+4.59%和-6.74%的差别但是最大回撤,宝盈只有-2.69%,大成高达-16.23%。这个差异就很大了,遇到这种情况,要看下这段回撤发生的时间段:
宝盈:2024-01-16 ~ 2024-01-22
大成:2024-01-02 ~ 2024-02-05
意思是,大成最低-16.23%的今年收益率,截止日期是2.5日,从这之后净值就呼呼的往上涨到现在的-6.74%,虽然还亏着,但已经涨上来10个点了。
从图上也能看到,2.5日是今年以来净值的最低点。
既然看了大成年初以来的最低点,那自然也要看一眼宝盈的:
宝盈的产品在2.5日之后几天也是涨的很快的,不同的是它的最低点在1.22日,和上面统计的区间一致。
其他人更多可能看“回撤修复天数”这个指标,但真要细致分析,是要知道回撤从啥时开始啥时结束的,所以我更偏好“回撤发生的时间段”一些。
四、异常分析
2021年大成的收益要厉害很多,先从这点看看为什么,老方法,看股票持仓。
先看宝盈的:
它22%的权重在酒上,16.65%在红利策略上,持仓大的还有农林牧渔,银行。可惜的是,这些板块给基金贡献的收益都几乎没有。最后一列,最大的一个红色值在“其他”板块上,给基金贡献10%的收益。这个“其他"是什么含义后面再讲。
接着看下大成的:
第一大权重也是酒类,其次农林牧渔,医药生物,家用电器。比宝盈好一点的是,这些板块贡献大约3%的收益。另外,“其他”也是,贡献15.9%的收益,主要收益都来自这。在医药生物上有13%的权重,贡献了3%的收益:
主要是南微医学这个股票贡献的。
虽然大成是个消费基金,但是,如果卖方的医药分析师看到这个结果,完全可以约上门路演
这就有点“吃瘪”了,因为从行业权重产生的收益来分析,没发现什么有益的结论。不过这也很正常,因为
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通吃所有的场景
“一招鲜吃遍天”,这是不存在的。
但上面2个基金,“其他”贡献的收益都挺大,这里“其他”,指的是不能被持仓股票解释的收益。
业绩归因的逻辑,是基于基金季报|半年报公布的股票持仓来的,数据至少都是季频,基金经理在季度内调仓换票的操作,是无法被发现的,这些操作产生的收益也就无法归结到上个季度内持仓的股票上,所有这些不能被上期持仓票解释的收益,统一都放到“其他”里面。所以可以近似把“其他”理解成:基金经理交易行为给基金带来的收益。
大成在“其他”上的高收益率,可以解释成:基金经理齐炜中在2021年的交易,大部分都做对了,给基金贡献了不少正收益。这点从换手率上也能看出来一些端倪:
齐炜中的操作,比宝盈的杨思亮要多不少,但齐炜中并不是以交易著称的基金经理。2021年在交易上的胜利,能否复制到后面的年份,答案是不知道。
上面提到中证内地消费主题指数(000942.CSI),在比较行业、赛道类基金的时候,一定要和基准一起比,背后的逻辑是,如果主动基金连行业指数都跑不赢,那我们交额外“管理费”的意义何在?
在2021年消费指数负收益,两个产品都大幅跑赢了指数;2022年,2023年都是如此。但是今年开年后,大成很奇怪的落后了,这个要看一下为什么。
其他小负的就不细看了,在农林牧渔上,亏了4%,主要亏在中牧股份(动物保健行业)和立华股份(肉鸡养殖)这两个票上。
宝盈也有农林牧渔,不过都在养殖的生猪养殖(牧原股份)和水产饲料(海大集团)上,今年以来微亏1%。
宝盈今年以来业绩好,还有个很大的原因,是在“其他”这里的权重上,前面提到,它的收益近似可视作交易贡献,而它的权重,可以视作基金仓位:
宝盈
大成
其他现金比例,宝盈有46%,也就是权益仓位只有54%左右,反观大成权益仓位有89%之高,这个从基金Q4季报披露的也能看出来。
杨思亮在去年底,把宝盈权益仓位降到了56%,所以年前的那波下跌受损情况相比大成就会好很多。同理,2023年,宝盈的仓位也在70%上下,相比仓位高的大成来说,跌幅肯定会小。
既然消费基金,有个行业一定逃不过去,就是酒。综合看一下2021~2023年这3年里,两个产品在酒上面平均配置情况:
宝盈
大成
宝盈只买白酒,大成还涉及啤酒,虽然权重不高,而且重仓的细分都在高端白酒上。
茅台、五粮液大多很多消费基金都会配。从权重和个股贡献相对比值上看,二者都差不多。但有点提一下,宝盈的白酒持仓,在2023Q1的时候全部清掉了。消费基金近1年没买茅台了,又想到去年Q3周思越全面拥抱了酒,所以很好奇今年宝盈后续的表现。
消费基金还有个行业,汽车,
宝盈比大成,还持有了整车的标的,汽车仓位约10%。
本归因方法是友邦的一位投资经理教我的,觉得非常好用。如果对个股也非常熟悉,知道个股的涨跌逻辑、最近的消息面、资金面,那对基金涨跌的理解就更深入一层了。
五、与被动对比
买主动基金要养成一个习惯,即,
要去看下相关度最高的被动产品(ETF)
如果这个主动基金,和某个ETF长期高度相关,而且在收益上还没打败ETF,那不如直接去买个被动产品好了,没必要贡献主动管理费。
所以,按照季度来看一下,2021年以来,每个季度和主动基金相关性最高的ETF产品都是哪些。
宝盈
其实前面持仓部分也看到过,宝盈持有一部分高股息(红利)的票,所以上面名单中出现了不少红利的字眼。有点奇怪的是第一行,和A50ETF居然有个季度走的特别接近。
大成
它的比较有特色,近期相关性较高的几个是华宝养老ETF。“养老ETF”跟踪的中证养老产业指数(399812),以中证全指为样本空间,选取涉及酒店旅游、文化传媒、医药卫生、人寿保险等养老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难怪大成产品的医药权重要比宝盈高不少。
粗看下来,这2个主动产品都没啥大问题,下面举个反例:
名字里面虽然包括“国企改革”,但基本就是一直在买白酒,(难道就白酒在改革??),比较下ta和酒ETF的收益差别:
3年里,2年跑输被动基金,去年微胜。那这种主动基金,买不买,心里就要掂量掂量了。
六、最后
宝盈这个基金,和上期《散户这样选基金,再没人能割你韭菜了》里面的一只基金一样,有大概15%的权重在高股息(红利)类股票上,这等于是给自己加了一层安全垫,波动会小一些。此外宝盈还是灵活配置型基金,基金经理有在熊市时候降低股票仓位的权利。从股票的行业配置上,个人更偏好宝盈一些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