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ALEX W. PALMER在纽约时报发表主题文章,详细拆解了美国对我们正在进行的芯片封锁。
可能是从2018-2020年一次又一次地制裁华为开始,美国政府发现了在半导体领域尚未被挖掘的战略杠杆。
去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实施先进计算和半导体制造的出口管制新规。
在全球半导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要么是美国公司,要么供应链贯穿美国及其盟友,反正全部都在美国主导的半导体生态系统中,利用这个生态系统一起限制一个国家的半导体发展,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火”。
当初特朗普针对华为的限制,还能给华为相当多的时间去储备芯片,但去年10月7日的法规颁布之后,立刻生效。
如果说特朗普针对的是我们的企业,那拜登就是在制裁升级之后,针对我们一整个行业。
所以,与其说我们的国运指数是沪深300,还不如说是芯片和半导体相关的指数。
目前我们当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一个机遇。
此时此刻,越来越多的大佬重新理解,并逐渐看好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机会。
价投们开始买入半导体
在中欧基金的2023中期策略会上,李帅直言不讳表达了对半导体的看好。
在他看来,半导体目前处于行业去库存的尾声,在估值上处于底部区域;同时具有国产替代和关乎国运的成长空间与政策背景,是一个周期反转+广阔成长+主题投资三重奏的共振方向。
而刚刚披露二季报的基金显示,不只是景气度猎手、TMT先锋们在掘金半导体。
丘栋荣大佬也把Soc芯片设计厂商——晶晨股份放入中庚小盘价值前十大重仓股中。
这引起了朋友们的讨论,怎么深度价值的旗帜人物也买上半导体了?
毕竟,在全市场选股的顶流基金经理中似乎只有兴全的谢总对半导体情有独钟,最早在2020年兴全合宜和兴全合润的年度报告上就出现过晶晨股份。
而丘总,2022年中庚小盘价值的年报就建了晶晨股份0.01%的观察仓,上半年通过大宗交易又把晶晨股份加起来了2个多点。
晶晨股份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H1归母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70%,但值得开心的是2023Q2的环比数据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2023Q2晶晨股份的营收13亿元,环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1.5亿,环比增加395%,周期反转的趋势越发明显,可能就差时间了。
丘栋荣这回大幅加仓,会不会再次站在晶晨股份盈利与估值的拐点呢?
除了丘栋荣,另一位低估值大佬徐彦在今年也是因为部分半导体个股的暴涨而使净值脱颖而出。
去年年报显示,徐彦在寒武纪(今年涨幅243%,截止7月18日,下同)、工业富联(今年涨幅176.8%)、汇顶科技(今年涨幅9.66%),分别占大成睿享比1.61%、1.48%、2.14%,以我的揣测,徐老板现在肯定已经止盈了。
当我们后知后觉,依然沉溺在价值型基金经理只会买“傻大笨粗”的蓝筹股,只会捡丢在地上的“烟屁股”,只看估值而不顾“成长”时,价投老K们会解释,“我们不是不买成长股,只是要有安全边际”。
但解释一百遍,都不如现在这样告诉你,“我买了、我赚钱了”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相比于丘栋荣,徐彦早在2015年就把立讯精密、顺络电子等放入过自己的组合,也赚过不少钱。
而在睿郡资产风生水起的董大佬,最近一直在积极发声,表达自己对半导体的坚定看好。
其实老价投们一直在挑战自我,只是我们没注意罢了。
半导体指数怎么买?
但是说实话,半导体跟五大行、长江电力、中国神华这种收息股并不一样,股价波动剧烈、营收不稳定、竞争格局也不清晰,更关键的半导体子行业比较复杂,每只股票对应的行业和基本面也都不一样。
即使我看好半导体,也只敢通过半导体ETF、芯片ETF或者场外指数基金介入。
而最近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ETF投资总监王乐乐,谈到过芯片、半导体相关的ETF产品的操作思路。
他用的是历史级别崩溃法。
如果全球股市崩溃、A股崩溃、芯片崩溃,芯片龙头最低点的估值,从历史上看大约在40倍左右。
如果用40倍乘上EPS就可以看到芯片龙头ETF的盈利推升股价的趋势,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市场乐观程度透支了未来三年的预期,基本上也就是该止盈的时候了。
通过这个视角,我们就能够知道股价的盈亏比高低点区域分别在哪,我认为这对于我们做仓位管理、资产配置以及做绝对收益策略而言,还是比较管用的。
而最近比较出名的景顺长城全球半导体芯片股票,业绩基准就有75%的费城半导体指数,该指数今年来涨幅巨大(51.55%),相对于标普500已经积累了很大的超额。
这表明市场(至少是海外市场)已经开始反应未来半导体销售周期的反转,国内半导体可能也会在不远的将来有所反应。
而国内目前在半导体及芯片方面有所布局的基金如下:
国联安和华夏在“国运指数”一哥位置的争夺已经“白热化”,双方的产品规模差距只有不到1个亿。
同时,国泰的芯片ETF也突破了200亿关口,后面还有半导体设备材料ETF蓄势待发。
而华泰柏瑞的中韩半导体ETF,虽然是个QDII,但因为也有不少内地上市公司的仓位,所以我也放进了榜单里。
刚才看了一眼,净值已经新高了,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规模太小,只有1亿出头。
中韩半导体ETF的第一大仓位是三星电子占比将近15%,是DDIC(Global Display Driver IC,全球显示驱动芯片)的龙头企业之一,今年以来涨了26%,应该贡献了不小的涨幅。
图片来源:半导体风向标
根据公众号《半导体风向标》的追踪,目前半导体的上行顺序已经轮到了DDIC,所以三星的股价有所表现,也是合理的。
最后的话
中国的半导体替代是一个超长周期的征程。
需要教育端培养出色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需要企业家、科学家的创新引领,需要国家资金层面的大力扶植,当然也需要外交层面的博弈和智慧...
越来越觉得,半导体,或许就是关乎我们命运的所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