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基金抱团瓦解后股票和大盘走势(A股历史上5次机构抱团及瓦解现象)

机构抱团与经济周期完全吻合!

截止2023三季度,公募基金总规模已远超28万亿,一般公募基金都会配置相当比例的股票,在A股市场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A股主力之一。

基金抱团是指市场上绝大多数基金将资金集中投资于少数股票,形成一种类似于“抱团取暖”的现象。

机构抱团,在A股市场上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汐力量,抱团买入某支股会对股价有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抱团瓦解逐步卖出时则对重仓股形成打压。A股历史上每一次牛市都有机构抱团的身影,每一次熊市都有机构抱团瓦解的冲击。

 

第一次抱团——抱团周期股(2002年—2004年)

中国从1998年开始大规模搞基建,2001年底加入WTO,叠加美联储放水,国外资本疯狂涌入持续加码中国资产。而我国当时正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房地产周期启动,多重因素推动煤炭、钢铁、有色等大宗商品涨价,周期行业盈利改善,机构重仓周期股。

 

机构重仓板块:煤炭、钢铁、有色、金融、地产(五朵金花)

机构重仓股:宝钢股份、中国石化、华能国际、长江国际、招商银行、上海机场

抱团瓦解源于2004年,伴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为了降通胀,宏观政策收紧,刺激商品价格下降,周期行业营收增速下滑,周期抱团随之瓦解。

 

第二次抱团——抱团金融地产(2007年—2010年)

2005年,中共建交国有银行相继上市后,券商行业进行了市场化重组,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迎来快速成长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价格快速上涨。“地产—货币”周期形成,金融地产龙头进入快速成长期,机构重仓金融地产股。

 

机构重仓板块:金融、地产、建材、电力、煤炭

机构重仓股: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万科A、保利地产

抱团瓦解源于宏观经济下行,银行坏账。2008年国家出台4万亿刺激政策,后来通胀加剧,经济滞涨,银行坏账,金融地产增速于2009逐步下滑,抱团瓦解。

 

第三次抱团——抱团消费股(2010年—2012年)

2008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导致国内消费电子产品外销需求衰退,政府通过家电下乡等手段刺激消费,同时基建行业引发白酒行业销售大增。格力净利润从2009年29亿元增至2014年142亿元,茅台则从43亿元增至154亿元,机构也开始重仓消费股。

 

机构重仓板块:白酒、家电、地产

机构重仓股: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伊利股份、格力电器

抱团瓦解源于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八项规定”,反三公消费,叠加白酒塑化剂事件,导致白酒行业景气度下降,消费行业营收增速开始下降,消费抱团开始瓦解。

 

第四次抱团——抱团信息科技股(2013年—2016年)

新一轮科技产业周期和资本市场政策放松,诞生了一批移动互联网、消费电子领域的核心资产,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诞生,2012苹果手机流行,2013年4G网络普及,《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等一系列游戏成为爆款,果链上涨近400%,机构重仓信息科技股。

 

机构重仓板块:信息技术、电子、游戏、银行

机构重仓股:立讯精密、长盈精密、大华股份、欧菲光、海康微视、捷成股份、卫宁软件、飞利信、广联达、远光软件、歌尔股份、拓尔思、科大讯飞中兴通讯、掌趣科技、光线传媒、民生银行等

抱团瓦解源于2016年IPO、再融资、重组、减持的全面收紧。中小创企业经历并购行情后,面临大幅商誉减值、内生增长乏力等后遗症,行业增速放缓,科技抱团也开始逐步瓦解,信息科技和创业板迎来了失落的3年。中证信息指数从2016-2018年三年下跌44%,创业板指连跌3年,下跌54%。

 

第五次抱团——抱团消费+科技+医药+新能源光伏(2019年—2021年)

2018年贸易战以来,科技兴国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浪潮自上而下的推进,科技股预期提升,机构抱团芯片半导体。2020年,外围因素及新冠疫情的影响,抵抗周期的消费股风险较低,生物医药、疫苗业绩出众。碳中和利好下,新能源业绩稳健,机构重仓。

 

白酒板块: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

新能源光伏板块: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恩捷股份

生物医药: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艾德生物、药明康德、长春高新、通策医疗

信息科技:长信科技、海康威视、隆基股份、立讯精密

眼科:爱尔眼科

免税品零售:中国中免

抱团瓦解源于抱团标的估值过高涨幅过大,提前过度透支了预期,本次机构持股基本为业绩优秀的核心资产行业龙头,大白马、大蓝筹、各种“茅”,基本面好,确定性高,过高的股市,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伴随着板块轮动,抱团瓦解。

 

通过回顾A股历史上机构抱团瓦解的历程,给我们有以下启示:

1、前期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部分行业迎来黄金周期,企业业绩爆表,受到资金青睐,基金抱团纷纷重仓该部分行业股票。

2、随着注册制扩容,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机构更加青睐业绩稳定,抗风险能力强的龙头股,注册发行的小盘股被边缘化,机构抱团集中持仓中国核心资产。

3、机构管理着大量资产,不能像散户一样快进快出,他们更需要寻找那些具有稳定收益和低风险的股票,特别是市场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

4、机构抱团瓦解对整个股市走势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但抱团过度炒作的行业和个股在随后一定时间内走势明显弱于大盘。比如近期的隆基绿能、宁德时代,都是过度炒作透支了预期,只能陷入漫长的阴跌期。

5、可以肯定的是,机构抱团股与经济周期息息相关。接下来,面临新的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形势,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后期,老龄化、少子化的人口结构,地产、光伏等各项产能均过剩,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阶段,什么才是未来机构抱团方向?什么才是下一周期红利?AI?人形机器人?华为概念?MR?卫星超导?商业医药?还是其他?也许以往的经验都不作数,未来必定是一个全新的精彩时代,值得我们深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