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港股和a股财报区别(如何分析港股的财务报表)

上一期的港股投资指南我们讨论了如何建立股票池。我们可以先从行业入手,研究感兴趣的行业,把相关的股票放入股票池。但是,无论投资方向是什么,我们认为银行业都是必须关注的。因为银行作为百业之母,银行业的情况往往能反映宏观经济的变动方向,并预示各行业将发生的变化。建立股票池,最重要的方法是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本期课程将讨论财务报表分析。

港股的财务报表和A股有一些不同之处,例如A股以自然年作为财政年度,年报是4个月之内披露,一般是每年的4月30日之前披露。港股的财政年度可以自行设定,一般和成立时间有关系。例如某个公司是9月份成立的,那么财政年度可能是每年10月1日到明年的9月30日。港股年报的披露期限和A股相同,都是4个月内披露。

港股和A股都要披露中报。A股需要披露季报,但是港股不需要。一般来说,年报准备时间充分,披露的信息最详细,中报和季报一般只披露基本的财务数据。

请注意每个行业的财务报表都有自己的特点,证券分析的时候必须注意。例如房地产行业,交楼才能确认收入和利润。即使把房屋销售出去,收到首付款、按揭贷款,仍然不能确认收入、利润,只能作为预收账款。因此,房地产公司的净利润比较滞后,今年业绩好是因为前几年销售情况理想。如果忽略这一点,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决策。

如果过去没有研究过这个公司,建议把财务报表从头到尾通读一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已经研究过,那么可以只读重点部分,获取信息即可。例如财务摘要部分,可以了解公司主要的财务数据。例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可以知道公司管理层对行业、公司经营的见解。董事会报告部分,可以了解公司治理、管理层持股、分红派息等情况。最重要的是财务报表附注部分,可以了解各个会计科目的变动原因。

如果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投资者如何识别呢?这里简单介绍几种财务造假的手段,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投资者一定要小心谨慎。

第一种是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一般来说,会计师事务所都会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审计报告有保留意见,那么投资者就会远离,因为这往往是爆雷的前兆。有些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出问题时先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并以利益诱惑,诱使新的会计师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所以遇到更换的情况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大所换成小所,国际“四大”换成内资所。这种最好先观望,切勿轻易买入。

第二种情况是投资农、林、牧、渔行业要谨慎。因为这些行业,存货是牛、羊、猪、鱼、虾、蟹等,向来都是审计的难点。万一遇上台风、猪瘟、禽流感,就会蒙受巨大损失,更严重的是,这些自然灾害往往是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平账的手段,一场台风过去,鱼塘损失了多少条鱼,谁也说不清。上市公司就可以夸大损失,把以前的假账抹平。这里最典型的例子是獐子岛。“扇贝不停留,像春风来又走”,成了无数投资者的噩梦。

 

这里我们必须要说明,农、林、牧、渔行业本身并没有问题,也具有投资价值,只是行业特征比较复杂,务必小心谨慎。

第三种是应收账款造假。这种财务造假比较低级的手段是注册一家新公司,和上市公司签订购买合同,但是不付款,这样上市公司的存货就变成应收账款。按照会计准则,应收账款可以确认收入和利润,于是净利润就虚增了。比较高级的手段是真的付款,但是这个付款今后以咨询费、顾问费之类的名义转回去。这种比较难查,但是如果认真阅读5年以上的财务报表,还是可以发现蛛丝马迹。

第四种是虚增现金。我们知道,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报表,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当天的情况。那么,上市公司前一天把资金转进来,等资产负债表出来后再把资金转回去,就可以虚增现金。已经退市的著名白马股康得新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伪造了300多亿元的银行存款。

怎么发现上市公司有没有虚增现金呢?很简单,看其负债情况。因为债务是有利息的,上市公司手上有大量现金,如果没有新的投资项目,一定会偿还负债。如果现金和负债都很高,那么它的现金往往是假的。

以上四种为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法,除此之外还有不计提坏账,把坏账作为应收账款、延长折旧摊销等。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第一期所说的股息派发的重要性。什么都可以造假,真金白银的股息不会造假。

破解财务造假的办法有两个。第一个是横向,把三张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互相比对,互相验证。第二个是纵向,认真阅读5年以上的财务报表,深入分析财务数据的变化。只要是造假,就不可能天衣无缝,总会露出蛛丝马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