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在我国,国债基本可以说是无风险产品。
国债的投资期限有很多,从几十天到几十年不等,最长期限是50年。其中,发行期限在20年以上的一般称之为超长期国债。
如我国2024年拟定发行的1万亿超长特别国债,期限都是在20年以上。 其中首批已于5月17日发行,并且对个人开放了购买渠道,实际发行面值金额400亿元,期限30年,票面利率2.57%。
本期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利息按半年支付,利息支付日为每年的5月20日(节假日顺延,下同)、11月20日,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根据发行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包括三个品种,分别是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发行次数分别为7次、12次和3次,均为按半年付息。
所以之后还会发行多批20年期、50年以及30年期的特别国债。20年期特别国债于5月24日开售,50年期特别国债于6月14日开始发售。下方为超长特别国债的发行安排情况:
根据首批超长特别国债的利率来看,超长特别国债的利率基本上跟同期记账式国债的市场利率相当。
而目前20年期的记账式国债,利率为2.66%左右,比30年期的还高一些。即将发行的20年期超长特别国债,利率应该也不会相差多少。
至于50年期的特别国债,由于没有可供参考的市场利率,所以只能参考最近一次50年期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利率。
而最近的一次50年期的国债是在3月份发行的,票面利率为2.65%,但由于长期国债的收益率较之前已经有所上升,所以50年期的特别国债发行利率有望更高一些。
除了超长特别国债外,我国的国债现在主要分为两大类。
1、储蓄国债。有凭证式与电子式两种,都只有三年期与五年期,不可流通转让,但可以办理提前兑取或终止投资。
购买凭证式储蓄国债只能在承销团银行柜台购买。
电子式储蓄国债,通过网上银行或者手机银行APP购买。首先需要开立个人国债账户,并指定对应的资金账户后,使用资金账户中的存款购买。在相应的银行网站或者手机APP上登录自己的账户,在首页搜索储蓄国债,点击进入,按照指示完成购买流程。
2、记账式国债。
记账式贴现国债以低于面值(低于100元)作为发行价,到期后按面值偿还,面值与发行价格的差异就是利息,期限一般在1年以内。
记账式附息国债,以面值(100元)作为发行价,每年或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支付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期限一般在1年以上。
个人申请开立记账式国债账户后,即可通过相关承销银行网点柜台、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途径购买。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记账式国债,个人投资者可通过证券公司网点或证券公司APP购买。
记账式国债在存续期内可在市场进行交易,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资者买入后,可能因价格上涨获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价格下跌面临亏损风险。
这两类国债都是常规发行的国债,每年都会有。如果特别国债买不到,也可以考虑这两类国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