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理财管理的需求增多。常规的办法是存在银行,但还存在其他理财手段,比如投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利润虽然胜过储蓄,不过风险却更大。由此会引发一个问题,有没有比储蓄利润更高且风险相对较低的理财手段吗?答案是有的,即购买国债!
正好,新一轮的电子式储蓄国债发布了。依据财政部在8月3日提交的关于2023年的第5期和第6期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发行相关事宜通知,从8月10日开始,就可以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了。
可能大家对于国债的理念还不太明白。接下来,小编将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国债。
什么是国债?
国债是由国家信誉支持并向社会发行的一种债券,在其到期时需要还清本金并支付利息。这是一种以国家信誉作为保证的投资方法,因而安全性极高,几乎没有风险。
虽然存在理论上的损失可能,但对于亏本的机会相当低。在一般情况下,持有国债到期的投资者不可能损失资产。他们的利润决定于购买的数量、国债的期限以及期待的收益率,而且通常条件下,期限较长的国债所带来的预计收益率会更高。
新一轮电子式储蓄国债的利率
有很多人在关注储蓄国债的利率状况,无需绕弯子,根据公告内容显示,这两种储蓄国债的期限不同。一种期限为3年,另一种为5年,所以它们的利率也有所不同。3年期的利率为2.85%,而5年期的利率为2.97%。
自8月10日起发售的电子储蓄国债的利率并未变化,与7月份的一样规定,但是却低于上半年发布的储蓄国债的利率。
在今年上半年,三年期储蓄国债的利率在3%,而五年期利率高达3.12%。然而,从下半年开始,储蓄国债的利率有所微调,滑落了大约0.15个百分点。但在利息比较中,无论如何都会发现储蓄国债的利率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尤其以五年期的利率优势最为明显。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购买储蓄国债呢?
尽管存款国债的利息可能并不吸引公众大众,但抢购国债仍然非常热门。例如,七月份的存款国债在挂牌的第一天就全部售罄,尤其是那些可通过手机购买的电子型存款国债更是一下子就卖光了。
为何人们如此热爱购买储蓄国债呢?
实际上,储蓄国债的信誉评价是最上等的,并且是最安全的投资方式。而且,储蓄国债的入门要求特别低,只需从100元起投,但大额存单的购买门槛却需要20万元。
另一项利好储蓄国债的因素是其具有较高的流动与灵活性的计息方式,使得提前领取支取时的利息损失会少一些。据通知从2023年8月10日开始采用下列兑换规定,对于两期国债来说:
如果提前支取但却还没有持有完整的6个月,那就不会得到利息。如果持有该国债的时间还未到24个月但是满6个月,则利息会按照票面计算,但需要扣除相当于180个天数的利息额。任何持有未达36个月但已满24个月的国债,计算利率会按照票面来执行,但需要扣除90天利息。如果持有5年期国债的时间在36个月以上而低于60个月时,则利息将取决于票面利率,并且在算出来的利率中需要减去60天利息金额。
而帮助投资者们提前收取票据的承销团组员,可以在依据本金提前兑换时收取双方约定的费用,薪资标准为兑换金额的千分之一。
另外,每年都会发放储蓄国债利息,再加上这些所得的利息还能被用来投资和理财。
因此,储蓄国债在风险、流动性、灵活性以及付息方式等方面都显示出优势,这也是其极度受欢迎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投资者可以选择通过承销机构的营业网点柜台、网络银行,或者试运行的移动银行平台来购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