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低迷金融走势分析(降息、宽贷能否拯救低迷的住户贷款)

夜漏斋主解读央行4月份金融数据发现,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这一数据尽管显示出整体信贷市场相对活跃,但我们发现住户贷款只增加8134亿元,占同期贷款增量的7.98%,且其中短期贷款仅增加50亿元,这一数据对于14亿多人口来说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截图

住户贷款之所以特别值得关注,是因为它直接反映了居民借贷行为的变化和经济活动的冷暖。住户贷款中长期贷款增长8084亿元,表明居民在购房、装修、教育、消费等方面的借贷动力尚在,而居民短期贷款仅增加50亿元,则反映出消费者对即期消费和短期融资的谨慎态度。

夜漏斋主分析认为,短期贷款增量很少可能存在“疫情后遗症”因素,后疫情时代,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从而减少了非必需品消费和短期借贷,更倾向于储蓄或仅进行必要的支出。同期,住户存款增加6.71万元,占同期人民币存款增加(7.32万亿)的95.42%;另外,不排除短期贷款利率相对较高抑制居民的短期借贷意愿因素。

5月17日,央行出台了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是从消费端来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强心剂”,试图撬动居民“只存不贷”、“贷长不贷短”,但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据《联合早报》对51033人“中国多个城市相继取消限购措施,你最近是否会考虑买房”的调查表明,认为“再等等,房价还会再跌”的占35.%,认为“不买,目前没有购房需求”的占33.8,%,两者合计占比达到68.%。

 

如何进一步拉动居民消费从而实现“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齐头并进,从增加住户贷款、减少居民存款实乃“当务之急”,且现在看来,实实在在的“降息”刺激效果显然最佳,因为降息可以剧烈刺激居民借贷需求;降息的同时还要放宽信贷条件,简化贷款申请流程,降低贷款门槛,进一步出台鼓励居对教育、医疗、绿色消费等领域消费和投资的政策。

不过,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增长预期,提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信心,这是居民增加借贷、意愿消费的“底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