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看了我前两期的文章后都问我什么股票可以买,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因为即使我推荐的股票涨了,但期间很可能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如果这个朋友承受不住这个波动赔了钱我也是有责任的。我买卖股票时会综合考虑时间、价位、仓位等多种因素,赚钱也都是由数学计算出的大概率事件,但这些因素都是无法通过简单的推荐股票能做到的。所以我只能说一下我的选择思路和操作方法。
即使选对了股票,想赚钱的话买卖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买卖点就是择时,关于择时的理论很多,有根据政策信息为依据的理论派,也有根据各类技术指标的技术派。其实,无论哪个派别,根本逻辑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买卖的供求关系。是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同时价格也会反过来影响供求关系。举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老李去市场上出售白菜,开始的时候卖5元一斤,由于价格偏高没人买。无奈之下老李开始降价,降到3元一斤时有了几个买家,但是还是达不到老李的销售预期。于是老李再降价到1元一斤,这时由于价格过于便宜,开始有很多人来购买,渐渐的形成了疯抢的势头。一些后来的人怕抢不到便宜的白菜,于是喊出愿意用1.2元一斤的价格优先购买,老李也愿意多赚一些于是同意成交,渐渐的又有人喊出1.4元甚至1.6元的价格。最后价格涨到了2元一斤。这个例子就和现实中股票的价格形成很接近了。当一个交易者甲想以10元/股的价格买入一只股票时,市场上没人愿意卖给他,无奈他只能加价,当加到10.5元的时候交易者乙愿意卖了,于是他们就以10.5元的价格成交。这时股价的反映就是10.5元。这时交易者丙想卖出手里的股票,他的出价也是10.5元,但是交易者丁却想用10.3元的价格买丙手里的股票,因为他们的报价很接近,符合交易所撮合成交的价格区间要求,于是他们二人就以10.4元的中间价格撮合成交了。这时股价的反映就变成了10.4元。这时大户交易者戊来了,愿意以当前的价格买入大量的股票,可是10.4元的价格卖家很少,有的人愿意10.6元出售,有人愿意10.8元出售,戊同学来者不拒统统买进,股价也随之提升。但最后一个交易者以11元的价格把股票卖给戊的时候,戊买入的股票数量达到了自己的计划不再买入了。这时股价就反映在11元。就是这种在不同价格的成交形成了股价的波动。同理当一个交易者想要买入大量的股票但是没人愿意以当前价格卖出时,这个交易者只能通过不断的提高买入价格来诱使他人卖给他,但是即使出价高出了现价的10%也没人愿意卖,这时交易所出于安全的考虑就会强行要求不能再提高出价了,于是价格就定格在了10%这个涨幅,但这个价格没有达到买卖双方的价格要求,也不会成交,这就是股票涨停板的原因。但是这时如果有人愿意以当前价格卖出大量股票且足以消化了前一个交易者的所有买单,交易又会被执行,这就是所谓的“开板”。每天我们看到的各种股价波动就是在这些不同的买卖交易中形成的。
股票交易看似复杂,但其核心跟我们每天在菜市场讨价还价还真差不多。所不同的就是这类的讨价还价可带了巨大的盈利。于是就有人为了赚的更多的利润去研究价格的波动规律,便有了各类的技术分析图表、指标等手段。在这些手段中,K线图已经成为了一个最简单直观的分析工具。明天我就带大家来一起研究一下K线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