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中国股市以“立春”(2月4日)作为分水岭,盘面经历了一场“乾坤大挪移”——立春前连续大涨的“白马核心抱团股”在立春后一落千丈,而立春前连续大跌的“超跌低价股”却在立春后火箭升空。3个月下来,69家季度涨幅超过50%的牛股中,就有多达48只股在2020年12月31日收盘价低于10元。业内人士指出,二季度低价股将明显分化,绩优低价会成为妖股主战场。
南网能源1.40元低价发行
一字涨停结束后激活低价股
2021年1月19日,发行价仅1.40元的中小板股票“南网能源”上市后连续12个一字涨停。2月5日也就是立春次日,该股打开一字涨停,成为了“低价股指数”企稳的转折点,也是低价股群体否极泰来的开始。而南网能源自己,亦在短暂休整了2个星期后一个月时间狂飙2倍高见15.13元。最终,该股以671.43%的涨幅拿下了今年一季度涨幅的桂冠。
南网能源最大涨幅近10倍,极大地刺激了低价股尤其是超跌低价股的神经。具体来看,低价发行的顺控发展、中国黄金、合兴股份、三和管桩狂飙356.19%-100%不等。不过相比低价次新股而言,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还是存量超跌低价股的“成神之路”。具体来看,*ST众泰凭借40个交易日32个涨停板,而成为了存量超跌低价股中的王者,一季度涨幅高达197.78%,股价创2019年8月以来的新高。*ST联络在47个交易日里33个涨停,最终以132.64%的涨幅位居存量超跌低价股第二名,股价创14个月新高。*ST当代也在33个交易日里录得24个涨停板,最终季度涨幅是107.26%,为11个月来的高点。
排名第四位的是华银电力,该股因涉足“碳中和”而遭到资金爆炒,曾在11个交易日里9次涨停,股价收复了2016年以来的所有失地,季度涨幅是104.52%。紧随其后的也是与碳中和相关的长源电力,该股涨幅接近翻倍,11个交易日里10次涨停,接近2015年6月见顶以来的最高峰。
整体来看,若以2020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算,69家在今年一季度大涨逾50%的个股中,就有多达48股低于10元。相对而言,这些低价股都具有长期超跌特点。其中,有17家股票最近一次业绩实报为亏损。事实上,ST股的表现显著强于非ST股,投机气氛相当浓厚。
而根据通达信设计的低价股指数来看,去年底收于819.69点,今年一季度最低728.95点,最高899.64点,报收于896.12点,季涨幅9.32%创2年新高,季度振幅高达20.81%。
一季度低价股行情
多数是以自救为主
“从一季度涨幅榜来看,具有浓厚的自救色彩。”富鼎资管经济学家李维夏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由于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在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亏损,也有一些公司2019年业绩亏损使得2020年存在续亏后冠以*ST的风险,因而它们的股价在今年一月份遭到了重创,不少股票包括一些绩优股跌到不足3元、2元乃至低于1元位置,面临着‘面值退市’的危机。加上今年实施全面注册制为市场各方所预期,退市新规空前严厉,迫使这些面临着各种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补救,如想方设法蹭‘碳中和’热点等等。另一方面,去年12月至今年1月绝大多数个股暴跌,让很多游资和基金也损失惨重,面临着爆仓或者赎回的风险,故借助全面注册制以及年报实报前的空白期猛攻低价股,是迫不得已的自救方案。总之,‘自救’在今年一季度的行情中有着相当鲜明的特点。”
二季度掘金低价股
低估值有望出妖股
“我们认为二季度低价股将明显分化,低估值群体有望牛股辈出。”浙工大MBA导师钱向劲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总体来看一季度低价股群体呈现出系统性普涨特征,绩差股远强于绩优股。但二季度特别是4月份,将是2020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收官的时间节点,因此绩差股一旦预期无法改变,势必会在二季度价值回归,该退市的躲不过退市风险。与此同时,二季度也是上市公司兑现送转分红承诺的阶段,由于白马核心抱团股估值过高,因而送转分红不可能给股价带来多大的正面刺激作用。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只有低价低估的优质股。在这里,我们建议投资者一方面掘金‘低市盈率+低市净率’兼备的非金融股,如受益于成本推进型通胀的基建、水泥、钢铁、煤炭、有色、石油板块相关股票,很可能成为妖股集中营;另一方面,可关注新兴产业中,市盈率偏低的,位居行业中游的细分领域龙头,它们有望接棒之前的核心资产,而走出一波价值投资行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