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公布的一连串数据,给股市泼了冷水,A股市场行情表现出脱离全球走势的低迷。另外,居民1.2万亿存款去向问题,引起了专家们广泛热议。普遍都认为,存款“搬家”理财的可能性更大。
让人心塞的是,4月上旬以来,尤其是股市表现得非常糟糕,闲闲财经认为,倘若有超万亿资金流入理财,市场表现定然没有这么不堪。真实的情况大概率是少部分流入了理财,肯定不是主力。
资金都流向哪里了?
4月份,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这当然是居民存款首要流出的方向,当疫情事态稳定之后,理论上来讲,应该贷款增加才对,三年疫情过后,本该要大干一场。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同时又是造成疫情后需求不振的原因,存款减少了,个人贷款也减少了,用存款抵消部分贷款,在疫情过后,恐怕经济学家们是想不通的。
这其中当然也有利率下降,提前还房贷的因素。而短期贷款也在减少,显然不是用经济学能够解释清楚的。
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次疫情,而不是一次经济危机。这当然是有本质区别的,倘若是一次经济衰退,在即将走出危机时,都会加大杠杆,玩命拼经济。而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
疫情可能让很多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国人更加看淡身外之物了,这么多年我们经历了一次金融去杠杆,又经历了一次房地产去杠杆,疫情过后,老百姓显然是主动给自己降了杠杆。
舒舒坦坦地活着,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更何况,疫情并未彻底消失。
让人背负高杠杆的房地产行业,在国内低利率时代并未明显复苏,4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环比下降26.71%,北京二手房环比下降37.3%,杭州环比下降32.7%,南京环比下降13%,合肥环比暴跌40%!
这一连串的数据说明,疫情过后,中国人可能看得更开了,大家对于银行的低利率,一点也不感冒了。
观望气氛浓厚,再加上老龄化大趋势,这波新冠大流行,可能是我国房地产产业多年的重大拐点也未可知。
除了个人去杠杆,存款还流向哪里了呢?
4月底筹划五一出行,显然要比疫情三年有较大支出,但问题就在消费拉动上,值得推敲。
4月份CPI数据公布显示,明显消费拉动不足的。
闲闲财经对于五一期间消费拉动有自己的观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旅游人数突破了疫情之前,旅游人次增加,旅游收入基本持平,这就说明,老百姓五一出行还是“省着花”的心态,更何况出国游还没全面恢复,航空业更谈不上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这就能基本解释,当前消费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
闲闲财经认为,1.2万亿存款“搬家”,从疫情后的心理诉求上来看,“个人去杠杆”再加上旅游、出行开支增加,存款当然会减少,“搬家理财”的可能也有,但大概率只是小部分,甚至是专家们的一厢情愿。
对于居民存款来说,1.2万亿并非是一个庞大的数字,2023年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也就是说,1.2万亿左右浮动,根本不可能催生出一个“搬家理财”振奋人心的事件来。
由于“个人去杠杆”后短期存款减少,进而带来消费需求不足,“省着钱花”的心态预计仍会持续几个月时间,这为经济复苏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因为支出越少,越不利于经济恢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