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推进,建筑施工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对建筑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企业的低成本优势,进而让低成本优势发展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为社会节约更多资源,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因此,研究建筑项目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何降低成本?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本文浅述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七个着手点,仅供参考。)
一.完善制度
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内容,明确管理过程中的责任界限划分、审核、考核机制等制定一套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为企业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二.深入现场,了解市场
深入现场了解常规的工程量较大的工序的单位工程实际人工耗量,并比对定额人工耗量,计算目前单价情况下的分包利润率,在后续工程中合理控制分包单价。同时让项目部可以从数据上了解分包队伍究竟有多少利润,合理地避免分包队伍不合理的签证、变更费用的发生;
熟悉各类常规使用量较大的材料名称、型号、品牌差异、技术参数、产地等情况,对工程使用量大的、价格波动稳定的、或价格波动较大的材料单项进行市场价格调查,避免材料议标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被动谈判,合同签订后供货期内以次充好;
做好台账的建立和内容的动态更新,通过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完善后的分析,尽可能的做到在有价格优势的时间点上进行工期、工序调整,材料采购。
三.加强现场材料管控
做好采购工作不是物资管理的唯一重心,物资管理人员还应加强现场巡逻,对现场发现的材料浪费现象第一时间制止,并提出管理要求,对不按照要求执行的人员要当场执行处罚措施。对堆放点的材料要清楚其使用部位,分析判断用料情况和后续进料安排,对完工后剩余的材料要及时安排人员回收或转移至施工场地。同时要配合好安全部门做好工完料清的工作。
四.定期真实的库存盘点
对于库房中的存库、机具设备,要定期进行盘点,建立每月库存消耗台账,并在每次材料采购前认真核对库存情况,特别是保质期较短的如水泥等材料,一定要做到余料不清,新料不进,避免由于长时间存放造成的废料成本增加。
五.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
现场施工离不开各类机械设备,充分利用各种机械设备,无异于降低成本。提升机械设备利用率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和健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严格执行合理的操作规程,克服不按操作规程使用和无人负责的现象,使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将各工种工程的施工机械配套使用,不断改进机械设备;
3.加强机械设备的计划性,做好机械设备的平衡工作,选择与施工对象相适应的机械设备,防止“多要少用”“早要迟用”“大代小用”,消灭停工窝工,最有效地最充分地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对于大型施工机械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特殊机械,最好由公司集中管理,加强统一调度,提高机械利用率;
4.要加强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
5.正确处理与协作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
6.做好机械设备单机、单车核算,考察机械设备利用情况,奖优罚劣。
六.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准确,能为工程竣工结算提供许多参考依据,减轻预结算的后期工作量。
项目人员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充分采用交叉施工、流水作业等手段,科学安排施工,减少窝工、停工等现象,提高生产效率。
七.注重工程收尾及交付使用
工程完工后,要尽快拿出工程结算资料,做到工完、场清、账清,使企业的效益及时得到体现,保证资金的正常回笼,加快资金的周转,降低财务费用。
成本管理是件精细活,巧用数字化工具辅助管理,可实现从“管理目标”到“管控落地”的精细化管理,提升项目管理效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