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股票交易茶室赚钱吗(晚清证券边喝茶边交易)

 

今天,处于股市中的人们,对于证券早已不再陌生。前两年甚至出现了“全民炒股”的疯狂现象,当然结果是大多数人悲剧了。其实中国早期的证券业也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对今天的人们也有借鉴意义。

鸦片战争结束后,一些外国洋行和外资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同时也把股票这种西方人的玩意儿带进了中国。早在1869年,在中国的国际商埠上海,长利(西洋代理券商)就已经在从事国际股票买卖。这大致是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

随着中国开展洋务运动,一批官督商办和完全商人独资的企业开始兴起,为了融资,这些企业开始依样画葫芦,学习洋人的办法,也开始从事股票投机。轮船招商总局发行的股票就是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枚股票。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华商股票掮客。这些人不仅十分了解股票,而且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从事股票买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让人感到有趣的是,当时中国没有专门的股票交易所,为了买卖股票,这些最早的股票经理只好到当时大家都聚会的场所——茶馆来进行股票交易。这种当时在茶馆喝茶的行为称之为茶会。

每天早上,这些人来到一些著名的茶馆,举办茶会,大家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当然主要是交换信息、洽谈交易,不过这种交易都是口头成交,在之后才将交易落实。当然也有直接将证券拿到茶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或者依据比价,将证券换手。

这种茶会代行证券交易的方式一直延续了很长的时间,一直到1914年秋天上海股票交易公会成立,证券交易才开始逐渐走向正式。

 

1916年,华北尤其是京津地区暴发了“京钞”信用危机。为了解决危机,北京政府决定发行公债来平抑,由此成立证券交易所就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就在该年,在王景芳、岳荣等人的发起下,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包括公债券、中外银行发行的钞票以及股票。

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4年后,以虞洽卿为董事长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才得以建立,交易的既有证券也有棉花、布匹等物品。至此中国的证券交易进入了交易所时代。

交易所一旦设立,其收益就让商人们眼睛一亮,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为例,在交易所设立半年间,其收益就高达20万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设立一年的时间里面,上海的交易所达上百家。

当时的报纸报道,在这段时间里,几天就有一家交易所成立,十余天就有一个信托公司向读者作投资广告。在这种风潮之下,交易的物品也扩充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仅原来的杂粮、丝棉等重要物品可以投机交易,而且像蜡烛、肥皂之类的也在交易之列。这些交易所的设立再也不是为了商品交流的方便,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提升股价,而且只要交易所一设立,其交易物品连带本所股价都一路飙升,全国从巨富到小市民都陷入风靡追捧交易所的状态。

上海开风气之先,其它城市也纷纷跟进。北平、天津、广州、武汉也掀起了设立交易所的热潮。到1921年初,中国的交易所数目已接近200家,竟然位于全球第一。在这种投机的热潮之中,也不乏后来的著名人物,比如蒋介石当时就是上海市场上的一名投机经纪人,他不但在政治上善于把握机遇,还曾经在证券市场上如鱼得水。蒋介石和一帮人投机倒把,操纵市场,股票价格一直处于飙升状态,于是当时蒋介石可是发了一笔横财。

 

疯狂的投机早就超出了中国经济的实际。证券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结果,以中国当时的经济发达程度,一个地区设立一个交易所已经超出实际能力。设立了接近200家的交易所,其后果可想而知是多么可怕。

这种畸形的发展严重违背了经济的实际情况,所以到了1921年年底,泡沫破了!交易所本股股价一泻千里,原来一股难求的股票现在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交易所纷纷破产。在风潮中,倾家荡产的人不计其数,由此连带的是,商肆纷纷倒闭,经理职员纷纷辞职,其中自杀者也为数颇多。

到1922年,疯狂的交易所热潮终于降下帷幕,在证券泡沫破灭之后,存活下来的交易所只剩下6家,信托公司也只剩下两家了。中国由此进入了一段证券交易的冰河期。

交易所的大富翁们骤然变为穷光蛋,蒋介石自然难逃厄运。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只好投拜到黄金荣门下,当时黄十分看好蒋介石的前途,大方的给了他200元经费。于是蒋介石拿着这钱去广东找到了孙中山,并最终领导北伐军胜利夺取了政权。

命运就是这样难以琢磨,如果蒋介石成为证券市场的大鳄,顺风顺水的在上海当富家翁,他还会成为以后的他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