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坑和量坑,亦或UP和UV,长时间关注股票的朋友们相必对这两个股票术语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不过即使没关注过的也没关系,只需打开股票交易软件,看看K线图和成交量,是否有时会有向下凹陷的情形存在,这个坑就是股票常说的价坑和量坑,或者你可以称之为UP和UV。
要了解价坑和量坑,就线了解量柱的“三先”规律:
1、庄在散先——庄家导向率
散户是这个市场的弱者,是被动追随者,而主力是市场的强者(资金多)。为此每一根大的量柱都镌刻着主力的实力、意图和谋略!
2、价在量先——价量平衡率
就是说人们在买卖股票时,主要关心股票的价格的高低。涨价可以制造卖出的欲望,当然价格下跌也可以制造卖出的欲望。
3、卖在买先——买卖平衡率
只要持股者不卖筹码、便没有成交,没有成交、便没有量柱。这就是有些股票“无量攀升”的内在原因,即持股者惜售导致的!
接下来就来说说怎么通过价坑和量坑买入股票呢?
简单来说,大家看好一只股票,认为它会涨,就会建仓或者补充仓位,成交量增加,从而推动了股价的提高。一句话总结,即成交量是股价推升的原动力。所以,当成交量的坑底出现时,往往股价的坑底也随之出现。
而当股价从高位滑落后,成交量逐步缩减到过去的底部均量后,股价触底盘稳而不再往下跌,继之出现盘整,成交量萎缩到极限,出现价稳量缩的走势。
成交量的萎缩表示空方力量减弱,基本上量缩是一种反转的信号。但是,往往量缩之后还有更缩者,那么到底何种量才是底部量呢?这时,我们只有等到量缩之后又见量增价扬时,才能断定有人在买入,有向上作价的动机。这个量增的前一天才是真正的底部量。所以,我们重视的角度是量缩之后的量增,这是因为量价配合之后才有向上攻击的能力。成交量告别萎缩而递增代表供求状况已经发生改变。
那么根据上述分析,成交量的变化呈现圆弧底的状况,经过价跌量增——价跌量减——价稳量缩——价扬量增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入场的时机就要选在第四个过程,即价扬量增的时候,因为如果过早介入,而股价却久盘不动,就会把资金卡在那里而影响资金效益,惟有在开始量增价扬时买进股票才能获得在股价狂涨的时候利润翻倍。
如上图所示,出现价格坑的地方,正好对应成交量的量坑。你在上扬的弧线后任何一个价格买入,就算你买在比较高的位置,比如价格是13块。后期价格也会很快翻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