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真的需要风险投资吗?
业务:我们的业务是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的发展速度是否够快?我们所在的行业是否受到严格的监管?我们的业务是否适合这种赌性很大的资本并能经得起折腾?
心态:我们的团队是否做好了接受外来者监督的思想准备?我们是否愿意规范财务上的一些处理?
二、我们什么时候需要风险投资?
阶段:我们的业务目前属于什么阶段?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
资金需求: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否有明确的资金需求?
三、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商业计划:对业务的准确描述;可信的行动计划;财务模型。
团队:团队人员是否已经做好与投资方沟通的准备?
法律:潜在问题是否得到了妥善处理?
财务:收入的确认/成本的计量/税负
四、怎样寻找到风险投资商?
渠道 |
具体信息 |
优点 |
缺点 |
网络投递 |
通过风险投资商的网站提交BP,或者向对方发送Email。 |
范围大 |
反馈少 |
朋友介绍 |
通过商业伙伴或者其他朋友介绍投资机构。 |
信赖程度增加 |
范围小,缺乏针对性 |
会议/中介 |
通过参加行业会议,项目推荐会议或者是寻求投资中介的帮助。 |
效率高,针对性强 |
可能增加费用 |
守株待兔 |
酒好不怕巷子深,投资机构主动找上门来洽谈。 |
效率高 |
针对性弱,被动 |
五、怎样在不同的风险投资间做选择?
基金:对于接触到的基金,深入了解其背景情况
投资人:投资人过往的经历?投资人对相关行业是否熟悉?是否具有相关行业的重要资源?投资人在投资机构里的地位如何?投资人的沟通风格和沟通能力?
价值:估值/法律限定/投资机构在管理、市场等方面带来的价值
联合投资:平衡利益的需要;合理的股东结构
六、我们和投资机构会有什么样的分歧?
技术认同:创业公司常常会强调自身技术的先进性和独特性。而投资机构中常常分两种人,其中一种对技术缺乏了解,而另一种则可能看得比公司更广,虽然不一定更深。
商业模式:创业公司往往强调从自身的角度去看问题,而投资机构更关心产业生态以及公司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获取利润的能力。
价值差异:创业公司往往出现的几种问题:1)对投资机构的估值方法缺乏了解;2)对企业的预期过于良好,事实上,90%的公司会高估自己未来的业绩;3) 对市场的变化不够敏感。
七、我们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暴露缺点:要想融资快,就要把自己最坏的东西展露出来。
诚信:任何钱都不容易被蒙来,而蒙来的钱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
股权管理:新老股东之间的合作与博弈;融资的轮次和出让比例。大约2~4轮融资,每次出让10~30%股份,上市后,创业团队大概还有15~45%的股份。
关闭交易:如果不是担心失去项目,所有的投资者都愿意拖延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