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如何有效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六个杠杆”效能考核激发竞争活力)

借鉴杠杆原理,在效能考核中着力打造“人才、创新、破立、转型、激励、科技”六个杠杆,有效打破了旧的工作格局,激发了竞争活力,消除了机关普遍存在的慵懒散乱、部门壁垒、能力不足等现象,实现了“提升机关效能”这一核心目标。

苏宝江

山西太原农商银行借鉴杠杆原理,在效能考核中着力打造“人才、创新、破立、转型、激励、科技”六个杠杆,有效打破了旧的工作格局,激发了竞争活力,消除了机关普遍存在的慵懒散乱、部门壁垒、能力不足等现象,实现了“提升机关效能”这一核心目标。

以人才杠杆优化岗责结构。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也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该考核模式设计初衷就是激发员工活力、消除岗责不清、摒弃人浮于事,通过激发“人”的能动性,精准配置人力,优化岗责结构。运行之始,通过流程梳理厘清了部门工作职责,利用思维导图摸清了岗位职责,依托部门标准手册明确了岗位配置,根据工作内容及履职时长核定了人员数量,真正做到岗位人员清单制管理。通过建立“一部一册”,帮助各部门理顺了人员岗位结构,达到了“三个明确”,即岗位明确、职责明确、分工明确;做到了岗位有区分,职责可量化,实现了人力资源要素合理配、优质配和高效配。

以创新杠杆激发造血功能。创新就像灵魂,没有创新,就很难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发展路径。该考核模式以“总量提升、多劳多得、奖优罚劣”为薪酬导向,以“工作任务完成”和“综合营销贡献”两个维度为总体分类,在“工作任务完成”中创新性地引入了年度重点工作、党委会、周例会和专题会议等工作台账,作为履职加扣分项内容,通过明确要求和期限,实行倒排工期,切实解决了服务效能慢的顽疴积弊。

以“破”“立”杠杆升华顶层设计。“破”和“立”是哲学范畴的辩证关系,“破”是为了更好地“立”。既然是“破局”,就要在“破”中“立”起新的公平竞争、多劳多得的干事创业平台,让部门管理有抓手、业绩激励有依托、干部员工有盼头。该考核的“破”“立”之处体现在突出了公开公平的考评原则、坚持了“多劳多得”的薪酬导向、打破了部门间的协作壁垒,凡涉及考评的加扣分项,都符合“来源可控、结果可核”的原则,打破了之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考核奖励分配机制,同时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优化了部门协作流程。

以转型杠杆促进目标实现。太原农商银行基于“培育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中期发展目标,提出了“苦干三年”的转型发展要求。效能考核就是为了实现中期目标所采取的“刀刃向内式”自我革命,也是促进全行转型发展的基础保障。通过效能考核的推行,一方面赋予中层干部管人管事的“利器”,有力解决了中层干部“不敢抓不敢管”的问题,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用制度管人管事”变成现实。另一方面,解决了付出与回报不匹配的问题,提升了岗责匹配度。通过“揭榜挂帅”提供了更多干事创业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去选择努力方向,让大家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成长空间。

以激励杠杆推进全员评价。如果说业绩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那么考评就是检验业绩的“练兵场”。依托效能考核,实现了对干部员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考评,全面了解、校验了机关员工工作能力、营销能力、服务能力,实现了“精准画像”。通过考核结果的甄别、比对,也有效提升了后备干部选拔任用的准确性,确保了高质量。同时,按照考评结果,严格奖励激励,对冲锋在前、有功有为、工作突出的予以厚奖和重奖,推选了一批“不可或缺的人”,对排名最后,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进行定期约谈提醒,列入重点观察对象。

以科技杠杆赋能效能提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太原农商银行借助科技力量赋能效能考核,创新性地开发了效能考评系统,有效提升了效能建设的系统性和效能考核的精准性。考评系统覆盖该行21个部门和中后台共计350多名干部员工,涵盖了效能管理全过程和综合考评各维度,全流程网上流转,零人工核算、零人为干扰,考评结果实时客观,全方位反映出机关部室员工的履职尽责情况。通过考评方案差异化、数据共享畅通化、考评结果价值化,有力促进了部门、支行工作落实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了成本、效率的整体优化,为全行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实施效能考评以来,效能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正向作用充分彰显。从队伍建设看,工作干劲有效激发、信心有所提振,干事创业氛围逐步向好;从内部管理看,随着堵点疏治的强力推进,广大中层和员工已经意识到管理方面积累的诸多问题,并着手抓紧研究解决,目前已梳理优化业务流程60余项;从金融服务看,服务意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尤其是机关服务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所增强;从工作作风看,推诿扯皮、配合不力等顽疾正在破冰,部门壁垒正在消除,协同作战正在成为主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太原农商银行效能考核为业务发展添加了新动能,为队伍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也必将为实现“迈出生存线、走上发展路”三年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