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牛市过后如何做资产配置分析(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回顾本月

2020.07.06,大盘涨幅5.71%,牛来了,

2020.07.16,大盘跌幅4.50%,牛走了,

2020.07.20,大盘涨幅3.11%,牛又来了,

2020.07.24,大盘跌幅3.86%,牛又走了…

2020.07.31,大盘微涨0.71%,连续好几天处于震荡调整了

抛开对这波史上最短牛市的讨论,7月初至今上证指数涨幅8.15%,创业板指涨幅9.36%!绝对不算低。但是,你赚到了么?

01 赚快钱思想要不得

7月6日到7月16日这十天之内,每天两市成交量超过万亿水平,市场十分活跃,公募基金的发行也十分火爆,甚至出现单日认购金额1300亿元的超级爆款基金,一派牛市气象!

但是,如果投资者在7月6日大涨后进入市场,在7月16日大跌后离开市场,则会亏损4%左右。想赚短线快钱的投资者赚到的是快速的亏损,市场又一次教育了想赚快钱的短线投机者。

02 历史的教训(2015和2018)

2015年的杠杆改革牛中,很多普通投资者损失比较大,究其原因还是发生于高买低卖。从上证指数走势和上证成交金额变化的图来看,成交量大小和股票指数高低的正相关性很强。也就是说,成交量快速放大的时期,也是散户跑步入场的时期,也往往是指数相对处于比较高位置的时期。

2015年正是如此,以公募基金为例,在4000点以上的位置将股票仓位降低了20%以上,然而指数仍然能不断上涨,靠的是散户不断涌入带来的赚钱效应。散户牛市发展到末期,和旁氏骗局并无不同,接最后一棒的人承受了最大的亏损。

2018年末则是另一番景象,当时由于内部去杠杆外部贸易战,大量股票质押濒临平仓,一二级市场倒挂,市场情绪极冷,交易极不活跃,公募基金极难募集资金。然而后来回测中,我们发现发行于2018年的公募基金表现均十分优秀,很多基金迄今都获得了接近翻倍的收益。但是因为在2018年参与投资的人很少,所以享受到这丰厚收益的人也不多。当然,历史走势不代表未来

03 投资要逆人性

A股虽然散户持股量不算很大,但交易却主要是由散户支撑的,这为股市提供了很好的流动性溢价,也是很多非理性波动的源泉。要理解A股,就要理解A股背后普通投资者的人性。

第一,散户希望赚快钱,最好一周内能见效。

第二,散户没有明确的止盈止损策略。

第三,散户喜欢波动性和杠杆。

第四,散户喜欢有故事,有想象空间的股票。

这些特点,都会导致市场中买涨不买跌,扎堆高波动性、高换手率、有故事的股票中,而这些股票往往也是散户最容易亏钱的地方。

经历了数轮牛熊,A股逐步机构化的趋势很明确,越来越多的新手投资者逐渐认可“炒股不如买基金”的思想,开始选择配置基金而非亲自炒股。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发现,普通投资者在配置基金中也有很多散户习性,例如在市场高点申购量大,市场低位赎回量大的特点;或者盲目的选择过去一两年业绩很好的基金买入;或者把基金当做股票两三个月就着急着调换。

实际上,投资权益市场想获得β收益比较容易,买入指数型基金持有即可,但想获得α收益则没有那么容易,不论投资股票还是基金,都需要做很多逆人性的行为,因为对于全市场的投资人来说,α部分的收益本质是零和博弈。

04 市场偏冷时才是配置窗口

如果我们看的长一些,用当股东的心态去挑选股票,不把投资当做博弈,那么偏冷的市场环境意味着更合理的价格,更厚的安全边际和更多的可供选择的优质标的,这种环境才是真正资产配置的好机会,正如2018年末上证指数仅2440点,很多优质公司的价格都很低,那时候布局配置的基金在最近一两年净值增长都十分明显,那时候能够逆向买入的投资者也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05 当前市场的配置思路

立足当下的时间点,市场从2019年初开启的一波反弹已经延续了一年半,期间上证指数涨幅30%,创业板指涨幅113%。背景是全球利率降低,货币泛滥带来的权益资产的估值重构;在中国叠加了经济结构改革和创新推动的大历史机遇。

我认为资产配置上,既应该有长线资金布局成长性黄金赛道,也应配置低估值周期复苏型板块作为补充,同时考虑到债市下跌带来的机会适当配置少量偏债型基金。通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组合投资的基金投资三大法宝,实现稳健的资产增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