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价值评估的教材中,一般写了以下理论:一是复制理论,二是套期保值理论,三是风险中性原理,四是复杂的 N 叉数模型(属于微分原理),五是 BS 模型。学习难度非常大,而且理解也很难。
其实,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原理,大道至简。
如果你只是简单估算期权价值,而不是为了考试和理论研究,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办法。
废话少说,现在进入正题:
有一只股票的期权,目前股价 50 元,6 个月后执行价格 52.08 元,无风险利率(借款利率)为 2%,预计可能上涨 33.33%,也可能下降 25%,请估算该期权的期权价值。
怎么估值呢?
第一步:假设该期权为看涨期权,我们计算其看涨期权的价值。
理解一下,什么是价值?价值就是能卖多少钱,是一个总收入概念。我们可以简单表述如下:
价值=利润+成本。
看涨期权的价值=利润+成本,假设没有成本,利润就是价值。但是:关键是:
期权可能涨,也可能跌,现在我们可以衍生一下:期权就是要上涨,如果下跌,我们就把下跌看成是上涨的机会成本(也可以理解为沉没成本),于是:
看涨期权价值=利润+机会成本。
第二步:估算机会成本.即下跌的成本,下跌的成本就是如果亏损,能亏多少钱,即=执行价格-市场价格=52.08-50×(1-25%)=14.58(元),注意这是在到期执行时的亏损。折现到 买股票时的成本=14.58/(1+2%)=14.2941(元);
这样看涨期权的价值=利润+14.2941
第三步估算利润。利润估算比较简单=50-52.08/(1+2%)=-1.0588(元),即把执行价折算到买股票时的价格即可。此时是亏损。
所以期权的价值=-1.0588+14.2941=13.2353(元)。
这样似乎不太合理,为什么不用 50×(1+33.33%)折现而使用执行价呢?即我们没有考虑看涨带来的收益。是因为这个收益属于波动收益,我们需要做一下技术处理。
第四步波动收益分摊。上涨带来的损益,需要平均分摊到整个振幅里面,在套取保值理论中,把他叫做套取保值比率,但其实就是期权价值修正指数,或者叫做平均波动利润。具体如下:
平均波动利润=期货价值修正指数=套期保值比率=上涨(或下降)利润/股价波动的宽度,我们这里是假设为看涨期权,只有上涨才能带来利润。
上涨带来的利润=50×(1+33.33%)-52.08=14.585(元)
股价波动的宽度=50×(1+33.33%)-50×(1-25%)=29.165(元),这个应该理解哈。
平均波动利润=14.585/29.165=0.5000
第五步修正期权价值。修正期权价值=修正前价值×平均波动利润=13.2353×0.5=6.6177(元)。
用字母表示相关公式如下:
So表示标的股票现价,Pu 表示上涨百分比,Pd 表示下跌百分比,X 表示执行价格,无风险利率为 r, Su 表示上涨到期价格,Sd 表示下跌到期价格,H 表示平均波动利润,Cu 表示上涨利润,Cd 表示下跌利润,C 表示价格波动宽度,Co 为指定方向的期权价值,PV 表示现值。则满足以下公式:
Su=So×(1+Pu),Sd=So×(1-Pd),
Cu=Su-X,Cd=X-Sd,C=Cu+Cd,
H=Cu 或 Cd/C(当评价看涨期权时,用 Cu,反之用 Cd),PV=到期数值/(1+r)
Co=H×(So-PV(X)+PV(Cd 或 Cu))(说明当评价看涨期权时,用 Cu,反之用 Cd;另外评价看跌期权时,前面改为 PV(X)-So。)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