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本笔记:
杠杆有很多种,有的是金融产品自带的杠杆,诸如期权,期货,外汇这些品种天然具有杠杆加成;有的是企业自带的杠杆,譬如有些上市公司业绩突然出现大幅的上升,也往往与其财务杠杆的运用有很大关系;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投资人自身账户的融资配资杠杆。
融资配资杠杆是多数投资者的投资生涯当中,绕不开的话题。对杠杆的好坏利弊,也各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杠杆是将盈利预期放大的同时,也将风险同时放大的金融工具,因此通常情况下是不轻易使用杠杆,这就像我们在长跑的时候,是不会选择背一块沙包在身上再跑的。
使用杠杆,对于多数市场参与者,往往是面临两种境遇:一种是顺势想加仓,通常是出现正处在一段普涨行情乃至处于上升趋势当中的个股且投资人已经拥有一定头寸,但仓位此时已经打满了,在基于对该股或者该段行情有相对把握的前景下,想博取更大的利润进行加杠杆。
这类顺势杠杆模式的要点在于,手头持寸已经有一定获利的前提加的杠杆。这意味着有一定的利润垫。
而另外一种逆势杠杆模式,使用的情况也较多,通常出现在大势行情出现普跌或者手头头寸遭受套牢后,通过杠杆来进行摊低成本的补救方法。
逆势加杠杆,对于已经承受亏损被套牢的投资者而言是更加难受的。如果上了杠杆之后,股价再度下跌,往往会使得投资者最后的希望出现破灭。因此这里我不得不提醒,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在被套牢的股票上使用杠杆摊低成本。
谈完三种市面上的杠杆类型,以及使用杠杆的模式,我们着重讨论,使用杠杆的保护性原则。
1. 使用杠杆前,先想好该杠杆的使用期限。
融资配资,就是借钱。那么无论我们是在盈利或者亏损的前提上,去借更多的钱,我们首先得设置好的是,这笔钱需要用多久,可以用多久。
很多投资人加杠杆,是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往往是一个模糊的定义,譬如回本之后再把杠杆拿掉,或者赚取多少收益之后,再去杠杆。那么基于这样模糊且不确定性能达成的目标上杠杆,最后往往可能落入更为被动的境地。
通常情况下,对于短线操作者加的杠杆,一般以交易天数,三到五个交易日之内,就要见到杠杆的效果,如果上了杠杆之后市场走势和预期当中市场表现相差甚远,就要在设定好的交易日内,把杠杆去掉,无论盈亏状况如何。对于中线投资者,杠杆以周和月为单位,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两周到一个月。其背后的逻辑是,从市场的印证来看,如果判断的行情阶段够准确,上杠杆后一波中线行情的推动,两周到一个月的行情演进,也够吃足这波行情较为丰厚的空间了,而如果判断不准确,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段内,也会予以中线股修复的机会。对于长线投资者,杠杆以月和季度为单位,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三个月到三个季度。其背后的逻辑是,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一到两份季报,一份半年报的时间窗口,也相对能反应公司基本面上出现的变动了。
2. 使用杠杆时,量力而行,切不可过满。
最近隔壁币圈出现的爆仓惨案,事件主人公从一度在币圈获利千万到最终选择携家带口结束生命,令人不胜唏嘘。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是,到这个市场上来,能否获取财富,不是定数,这不是我们个人有绝对能力把握的,但我们要知道,我们有绝对能力把握的是,我们可以守住底线。任何守不住底线的策略,都是最差的策略。
因此我们在上杠杆的时候,一定要清楚个人,乃至家庭的财务状况。
如果以个人计,就拿35岁作为分界线吧,那么个人在股市上的金融资产总额占全部财产总额,按诺奖得主的说法,相对来讲理论上限可以达到65%以上。那么基于偿债能力较弱的个人阶段,在上杠杆的时候,理想状况下,不要达到85%以上的金融资产占全部财产总额的比例。举个例子:假设个人A有10万元的全部财产,那么6万5千元的股市资产,是个人的理论上限,即便上杠杆,加杠杆之后的金融资产总额不达到8万5千元以上,是一个相对稳健的底线。这样一来加了2万元的杠杆,相对整体10万元的资产状况而言,负债比例达到20%,是个人阶段也可以承受的。
如果以家庭计,仍然以35岁作为分界线,那么个人在股票市场上的金融资产总和,占家庭财务比例应当相对来说需要调的更低。但这里仅仅指的是股票资产,家庭资产的配置,还有更多的金融工具譬如基金,保险,债券,等等可以选择。通常而言,对于非职业性全职收入的大众投资者而言,在有家庭的前提下,风险较大的金融产品(包括股票,期货,期权,外汇)占家庭财务占比,不达到30%以上。那么在加杠杆的时候,也是以20%作为红线,也就是如果出现需要动用杠杆的时候,可以容许扩大至50%的风险较大的金融产品占比。举个例子:假设家庭A有100万元的全部财产,那么30万元的高风险类金融产品占比(这里面就全部按股票来说),是一个相对稳健的底线。这样加了20万元的杠杆,相对整体100万元的财产而言,负债比例达到20%,也是以家庭为单位能够承受的。
3. 在1和2的保护性前提下,设置我们的预期卸杠杆点。
有些激进的操作者,或者对杠杆较为陌生的操作者,往往在上了杠杆之后,也会任由杠杆飞驰,这就好像背着一块沙包以更快的速度参加长跑,这样的举动是很危险的。
因此当我们要背起一块沙包跑步的时候,就要想好了,在哪个地点,要把沙包卸下来。
对于顺势模式的上杠杆,如果上杠杆之后,遇到较为理想的状况,行情继续顺势发展,那么我们就得设置好一个相对来说可以易于达成的理论止盈点。有的投资者可能会问,那如果卸杠杆之后行情继续走怎么办。我们需要如此纠正我们的操作心理:上了杠杆的部分,已经是多赚了的部分,见好就收吧。再言之,我们长久以来,难以赚取认知能力外的财富,那么前面设置止盈点的时候,也是基于我们认知能力的,那么当能够达到我们认知能力的止盈点,获取我们该获得的利润,已经是很美妙的杠杆体验了。
如果顺势上杠杆之后,行情拐头直下,那么在把先前的利润回吐完以前,我们就需要从容的下杠杆了。
以上是针对顺势模式下加杠杆的看法。下面来谈谈比较棘手的,逆势模式下加杠杆。
逆势模式,在基于1和2的保护性前提下,也就是我们需要明确我们杠杆可以使用的最长期限,以及不殃及个人乃至家庭正常运作的杠杆比例下,我们作为被套牢者,鼓起勇气发起逆势的抵抗。
那么我们作为逆势方,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相对于趋势,我们只是一种抵抗,我们还是弱小的。
因此如果上了杠杆之后,趋势没有出现预期当中的扭转,还是延续对我们不利的市场走势,
此时我们要重新审视,1和2的条件,还具备不具备。此外,我们加杠杆的时候,设置的止损点在哪。和我们永远难以赚取到超出认知的财富相同,我们也永远难以亏去超出承受能力
以外的亏损。
上了杠杆,在时间允许,杠杆比例允许的前提下,就设置好一个我们能够承受的亏损限额。
如果超出了这个亏损能力,那我们就再把杠杆卸下,这种是最糟糕的情况了,即亏损的情况下上的杠杆,但是以亏损更多的情况把杠杆卸下。但请相信,这永远是市场上出现最多的情况,因为人总是会过度的自信,因此出现这种状况,我们不必过度懊恼,不过是卸下包袱后,拍拍身上的尘土,迈向更为长久的回本之旅罢了。
另外一种情况,是逆势上了杠杆,但上了杠杆之后,行情开始好转,我们的状况有了一定的起色。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要任由杠杆飞驰,通常情况下,赚足支付杠杆利息的数倍之后,就可以从容卸杠杆了。因为杠杆本身是一种金融工具,我们在逆势模式的前提下,能够在支付杠杆工具的利息之后,又赚取一定的收益,已经是相对理想的杠杆体验了。
今天谈到杠杆话题,文章篇幅比较长。原因在于杠杆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慎之又慎的选项,看完上杠杆的三大原则:时间设定限制,杠杆占家庭总资产比例设定限制,杠杆止盈止损限制,相信也有一部分的朋友,不会再轻易选择运用杠杆了。投资生涯本身就是一段长跑,切勿匆匆背上包袱。
今日操作:
前几天10.43上的杠杆盘(参照12月24日当天的文章《回本笔记:为什么踏空比套牢更难受》),当天的状况是杠杆上的过早了,在当时使用杠杆的想法是,上杠杆之后当天行情会有冲高给高抛的股价修复机会。结果当天的市场走势和预期想去甚远,后续还出现大跌5%以上。下跌的过程当中,我给自己设置了明确的思路,这个杠杆最多用到今年行情结束,如果没有起色就得割了还款。在上了杠杆之后的第三个交易日,保龄宝出现涨停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对我来说犹如天降甘霖。那么今天在拉升的时候,当股价超过了当时上杠杆的10.43时就想好了需要卸杠杆,卸杠杆的原因也已经不是基于当时行情股价走势的判断因为可能是高点所以要砸,而是基于前面个人过早上杠杆,后续还继续下跌5%,这么一个操作策略上判断的错误。由于判断是出错的,这个是时候已经给了一个纠错的机会了,就得把杠杆下了。
所以上杠杆的时机也很重要。如果我是在下跌行情的最底部上的杠杆,那么这个时候是还可以加着杠杆吃这个涨停的。因此这一次亲身的体会,杠杆也是因人而异,因账户状况,操作策略而异
收盘账户截图:
明天就要把上的46000元借款给取出来还了,还要取出2000元以作它用,总计取出48000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