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oin在日本重启“交易挖矿”的FCoinJP后,“杠杆理财”或是张健为社区早已准备好的第二步棋。
今年8月,FCoin就在公告中透露了杠杆交易和理财账户的规划。当时,这匹“黑马”正陷在“挖矿规则朝令夕改”、“借‘币改’割韭菜”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此后的3个月里,张健和他FCoin从热捧走向黯淡。
10月28日,张健在某直播平台上现身,重提“理财和杠杆”,他将此视作“长远服务社区”的产品。
2天后,FCoinJP在133分钟内发行了3亿平台币FJ。次日,加密货币指数交易平台BBX就上线了FJ的永续合约,比“本家”快得多。
能加速币种“价格发现过程”的杠杆,在BBX看来,是一个挤掉泡沫的工具;张健也认为“理财+杠杆”可以通过市场化机制整个调节供需,能为社区创收,享受更高收益。表面看,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杠杆”是一个乘号,它将投资者的本钱乘以倍数放大,但不管这个结果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将以相同的倍数增加。
当需求、收益、风险三者成正相关时,已然背上“割韭菜”之名的张健该如何抉择?他说,慢慢来。
文|嚯嚯
编辑|文刀
FJ现“铁塔”走势 合约市场“照妖”
FJ“黄了”的速度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快,它是10月28日FCoin创始人张健现身直播平台后打响的第一枪。
熟悉的配方“交易挖矿”,让FCoinJP平台币FJ在133分钟内完成了3亿枚的基石发行,紧接着在行情走势上飘来了熟悉的味道。
“老大哥”FT两个月跌破开盘价,“小弟”FJ只用时两天。10月30日,FJ价格从开盘时的0.02美元最高涨至0.091美元,涨幅高达455%。一天后,它跌破了开盘价,连“一母同胞”的FT也跟着遭殃,下跌了12%。
FJ的走势被人调侃为“埃菲尔铁塔式收割”。瀑布之日,社区成员“比特哔哔”在论坛里发表了一首名为《韭菜哭吧哭吧,不是罪》的小诗,“就算崩盘也是一种美,不如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抄底一回,痛哭一回。”
FCoinJP上, FJ上线交易两天的走势图
没有证据表明张健在FCoin的颓势后策划FJ是为了割韭菜,但他坚持的“交易即挖矿”不光在外饱受非议,连社区成员也产生了怀疑,“方向错了,越走越远。”FCoin社区论坛已发布的帖子中,类似的表达反映了不少社区成员的心声。
FJ的价格瀑布后,有区块链媒体引述业内人士的分析称,暴跌很可能由于数字货币交易所BBX上线FJ的永续合约后,引起市场资金流向空头,再加上矿工做空对冲所致。
BBX产品总监Journey未对此否认,他介绍了上线FJ合约交易的原因,“出于对用户需求而设计的产品。”
他告诉蜂巢财经,FJ在自有平台上只有现货和交易挖矿两种玩法,很多用户在期待分红的同时也担心价格下跌带来的资产损失,风险无法对冲,合约交易的出现其实是对FJ现有单边市场的一种补充,“市场迫切需要这样一个工具。”
截至发稿日,BBX的FJ合约24小时交易额约为28万美元,行情显示,从10月30日开始,FJ的合约市场交易额每天都有明显增幅,做空者居多,这意味着现阶段看跌FJ的交易者更多,毕竟有FT的前车之鉴。
BBX平台上,做空FJ的合约单居多
“FJ的永续合约设计是为了给交易者提供更灵活和自由的‘工具’,与项目方和FCoin本身没太大关联。”对于FJ的暴跌,Journey并不意外,他说,“这个市场需要‘价格发现’机制,让项目回归正确的估值。合约交易本身没有改变市场,只是加速了挤掉泡沫的过程,类似于币圈‘照妖镜’ 。”
信任流失 靠“杠杆”撬动新胜利?
在FCoinJP上重启“交易挖矿”后,“杠杆理财”专区是张健为社区准备好的第二步棋。
10月28日,张健以不露面的音频直播形式告诉社区,创建“杠杆交易及理财账户”的工作需要步步为营。他将这项工作分成3个阶段,测试、开放和完善。
FCoin的杠杆交易还没上,BBX抢先一步,在FCoinJP开启交易挖矿后立马上线了FJ的永续合约。
“前期上线主流币合约取得了理想成绩,目前我们也在积极尝试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瞄准的正是用户需求。”Journey从一开始便看到了合约交易的魅力,这种想法与FCoin不谋而合。
相比BBX,杠杆产品对于FCoin来说恐怕更为急迫,平台币FT暴跌,平准基金、创业板等“创新”赶来救急,结果创业板破发成灾,后来推出的FCandy锁仓挖矿也未能挽救FT的颓势,币改更是以失败告终,多项并举想快速增加FT价值支撑的FCoin就此“走火入魔”,它急需一场“胜利”来扳回一局。
“理财加杠杆,大规模开放后我们会上线浮动利率,这样就可以通过市场化机制去整个调节供需。”直播时,张健透露出信心。
浮动利率下,“供需平衡”成为稳定整个系统关键。目前,FCoin的杠杆交易从8月以来处于试运营阶段,还未全面开放,专区的具体玩法尚未产生太多市场反应。或许用户可以从已经上线了“杠杆+理财”的交易所Gate中看出端倪。
在Gate上,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杠杆交易、杠杆借入、理财借出”三部分。也就是说,用户存入理财账户的钱可能会被他人拿去加杠杆。
借入方每天所产生的利息,便是用户理财的收益。Gate在公告中表明,平台不作为对手盘参与任何放贷和借贷行为,只为用户提供撮合服务。目前只提供2倍杠杆。
交易平台Gate已提供杠杆借入产品
一名参与“杠杆交易”的用户解释,就是将本金作为保证金,向别人借贷,扩大交易资金,从而扩大了收益,“当然,也会扩大亏损。”
“杠杆交易可以用借贷来的资金做多或做空。”该用户以USDT为例介绍,假如你判断某一个币种会涨,就是“看多”,向别人借USDT这些“硬通货”后,在低点买入、高点卖出,获利后还USDT;“看空”就是借你判断要跌的币种,高点卖出后,在低点买入,吃差价后赚币还币,“不管借USDT还是借币,都要在规定期限内还,还要付利息。”
“杠杠交易”存在爆仓,“就是风险率,平台通过一个公式算出风险率,如果多、空判断失误,一旦触发风险率,系统就会‘强制平仓’,也就是爆仓了,你作为保证金抵押给别人的本金就没了。”
可见,当用户存入理财账户的钱被他人拿去做“杠杆交易”爆仓后,无形中会加大了“杠杆+理财”系统的风险。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数字货币的极端行情下,杠杆泡沫破裂可能导致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所以平台自身的风控机制十分重要。
此前,提供“杠杆交易”的火币Pro就曾因USDT在该平台上走出独立行情,导致大量用户爆仓亏损,最终不得不斥巨资理赔,并用完善“熔断机制”增加风控。
对于以“赚交易手续费”为生的交易平台来说,用户流量就是命根子。FCoin用“交易挖矿”获得了大量用户,但在一系列规则设计上的失败和负面缠身之下,信任流失,一些用户离场。
“加杠杆”的高收益和理财收息,自然是吸引用户的流量型产品,但重新归来的FCoin如何和已经跑起这一模式的交易所竞争呢?
Journey认为,每一个产品推出的背后,团队的初衷和底线很重要,BBX合约页面上会向用户披露了平台的整套的公式和业务逻辑,以及保险基金使用的情况等。
早期积累创始用户时,BBX曾遇到困难。后来,他们通过独家上线一些团队看好、社区共识相对稳定的新币种,提供现货交易,才打开了局面,“这为我们后来的合约项目积累了用户基础。”
创业板和币改失败的FCoin,看来要在“选币”上多费些心思。
“杠杆+理财”试运行2个月仍未开放
金融市场上,杠杆越高,参与者所承担的就风险越大。引入“理财”玩法后,当理财收入源于杠杆用户的借贷利息时,FCoin又该为用户提供多少倍的杠杆,给用户多少利息呢?
根据FCoin 8月29日发布的《杠杆交易(试运行)及理财账户功能上线公告》显示,平台设定的定期日利率为千分之一,额度有限,用户转入后一个月到期,到期日前不可转出;活期日利率为万分之五,额度不限,当日转入,次日计息,可随时转出。
以定期日利率千分之一计算, FCoin理财的年利率高达44.1%,对币圈投资者而言,这无疑具有吸引力。
FCoin已计划搭上“币圈理财”这趟快车,承诺将平台收益的80%将平摊分给FT持有者,消息曾被普遍解读为利好FT。
但距离FCoin公布“杠杆理财”专区测试已经两个多月,张健至今仍未对外公布专区全面开放的时间表。“试运行”也并未如期给FT带来利好,依然延续了FT的历史剧情,再现“先涨后跌”。
8月26日,FCoin首次公布有关杠杆和理财的规划当日,FT价格从0.041美元涨至0.057美元,涨幅达37%。半个月后,FT跌至0.029美元,创下了开盘半年多以来的历史最低价。
一次次公告无法稳定军心,10月28日,张健在直播时解释了“慢”的原因——急于推出,不把握好风险,无论是对FCoin还是对于社区都是没有太大好处的。
张健说,理财和杠杆等衍生品,会有限的开放,主要开放给一些资金量较大的机构,然后开放给有限数量的机构;开放个人用户,也会分两到三个阶段,“先开放低倍数的杠杆,让大家都有一个参与机会。待产品逐渐成熟和稳定,会开放更高倍数的。”
目前,FT价格稳定在0.036美元,但相比8月26日币价,仍然处于下行状态。不知慢慢准备的张健,是否预料到FJ的下跌和FCoin社区里流露出的失望。
10月28日的直播,无论从前期宣传还是现场过程都显得异常冷清。FCoin的官方电报群里有 3万多人,当天听张健说话的在线人数不到400人。
直播中,粉丝或许是听出了张键的憔悴,有人发出“加油”、“循序渐进”、“都耐心点”的鼓励弹幕。
FCoin的“慢”被看好者期待为“憋大招”,此招一出是力挽狂澜还是加速消亡,社区和外界都在等着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