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Q1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长23.47%,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后进一步回落至-41.23%,环比2019年大幅下滑,大概率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盈利底”。当然,“盈利底”只是对A股一季报业绩增速最直观的判断。面对超过3800家上市公司沉甸甸的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有许多复杂的现象和问题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如何客观看待A股2020Q1形成的“盈利底”? 2、A股一季报大幅负增长背后,怎样理解上市公司面对疫情时的基本面变化? 3、疫情下A股基本面的财务逻辑会发生哪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和选择? 4、参考SARS的经验,谁将率先走出疫情的影响?5、“盈利底”之后,A股基本面将怎样判断,核心因素是什么?
客观看待:Q1“盈利底”,后续基本面不必过分担心?从归母业绩增速来看,2020Q1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长23.47%,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后进一步回落至-41.23%。从营业收入增速来看,2020Q1全A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8.82%,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后进一步回落至-11.22%。从ROE来看,2020Q1全AROE(TTM)为8.30%,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后进一步回落至6.78%。不难看出受疫情影响,这三个指标均很差,为近十年来最低,接近但弱于08年金融危机水平。对比03年SARS和08年金融危机来看,突发外部冲击对盈利的影响一般在冲击最为严重的时候对于A股基本面的影响最为严重,但在单季度增速探底后基本呈现逐季度改善趋势。同时,A股基本面受金融危机影响在09年探底后,在2009-2019这十年之间未创过新低。结合本次疫情情况来看,对于A股基本面冲击最为明显的就在一季度。因此,我们认为本次疫情负面影响最大的时刻已经过去,并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A股基本面的“盈利底”,后续不必过分担忧。
疫情对于一季度基本面影响:从2020Q1来看,龙头上市公司基本面也受到疫情的较大冲击,但是相对好于中小上市公司。具体而言:2020Q1市值低于50亿的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17.75%,营收同比下滑19.50%;市值高于200亿的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6.86%,营收同比下滑5.89%。这点可以从A股主要的指数成分股中得到侧面印证,2020Q1上证50业绩同比下降幅度最小,沪深3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2020年Q1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8.21%和-50.56%。在行业盈利贡献层面来看,2020Q1盈利贡献主要来自农林牧渔和银行,汽车和化工处于弱势状态,非银则出现由贡献到拖累的转变。细分来看,半导体、化纤、航空装备、航运、银行、农牧保持较好的营收和盈利增长
参考SARS的经验并结合财报,谁将率先走出疫情的影响?根据学术论文《SARS的经济影响分析方法研究》中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从疫情影响周期的角度来看,科技行业负面效应消退较快,金融、地产其次,文化娱乐、餐饮等消费类服务业行业负面影响较为持久。结合A股的情况,我们通过上市公司2019年报中对于2020年的展望,在疫情后阶段的展望中,科技>消费、金融、地产>强周期。
“盈利底”之后,A股基本面将怎样判断,核心因素是什么?我们认为对于A股基本面而言,重中之重还是制造业。对于制造业而言,我们认为最为关键的问题依然是需求复苏和进一步降成本,使得制造业投资能力修复,进一步带动A股基本面回升。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超预期,经济增长不及预期
客观看待:Q1“盈利底”,后续基本面不必过分担心?从归母业绩增速来看,2020Q1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长23.47%,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后进一步回落至-41.23%。从营业收入增速来看,2020Q1全A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8.82%,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后进一步回落至-11.22%。从ROE来看,2020Q1全AROE(TTM)为8.30%,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后进一步回落至6.78%。不难看出受疫情影响,这三个指标均很差,为近十年来最低,接近但弱于08年金融危机水平。对比03年SARS和08年金融危机来看,突发外部冲击对盈利的影响一般在冲击最为严重的时候对于A股基本面的影响最为严重,但在单季度增速探底后基本呈现逐季度改善趋势。同时,A股基本面受金融危机影响在09年探底后,在2009-2019这十年之间未创过新低。结合本次疫情情况来看,对于A股基本面冲击最为明显的就在一季度。因此,我们认为本次疫情负面影响最大的时刻已经过去,并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A股基本面的“盈利底”,后续不必过分担忧。
疫情对于一季度基本面影响:从2020Q1来看,龙头上市公司基本面也受到疫情的较大冲击,但是相对好于中小上市公司。具体而言:2020Q1市值低于50亿的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17.75%,营收同比下滑19.50%;市值高于200亿的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6.86%,营收同比下滑5.89%。这点可以从A股主要的指数成分股中得到侧面印证,2020Q1上证50业绩同比下降幅度最小,沪深3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2020年Q1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8.21%和-50.56%。在行业盈利贡献层面来看,2020Q1盈利贡献主要来自农林牧渔和银行,汽车和化工处于弱势状态,非银则出现由贡献到拖累的转变。细分来看,半导体、化纤、航空装备、航运、银行、农牧保持较好的营收和盈利增长
参考SARS的经验并结合财报,谁将率先走出疫情的影响?根据学术论文《SARS的经济影响分析方法研究》中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从疫情影响周期的角度来看,科技行业负面效应消退较快,金融、地产其次,文化娱乐、餐饮等消费类服务业行业负面影响较为持久。结合A股的情况,我们通过上市公司2019年报中对于2020年的展望,在疫情后阶段的展望中,科技>消费、金融、地产>强周期。
“盈利底”之后,A股基本面将怎样判断,核心因素是什么?我们认为对于A股基本面而言,重中之重还是制造业。对于制造业而言,我们认为最为关键的问题依然是需求复苏和进一步降成本,使得制造业投资能力修复,进一步带动A股基本面回升。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超预期,经济增长不及预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