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银行存款利率上行如何投资股票(利率对股市的影响)

利率通常由中央银行控制,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中央银行便会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后,中央银行又会把利率适当的调低。利率对股市的影响是滞后的,但也是长远的,它将缓慢地改变市场资金的供应量和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本等。一般来说,当利率持续下降时,股票的价格最终会上涨;当利率持续上升时,股票的价格最终会下跌。

当中央银行开始上调利率时,往往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股市产生影响:

(1)当利率上升时,会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减少公司筹措资金的数量,导致公司削减生产规模,减少未来利润。大众对此的预期反映就是股价会下跌,于是股票往往会出现被抛售的现象。

(2)当利率上升时,投资者据以评估股票价值的折现率就会提高,即现有股票的实际价值会下降,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也会相应下降。

(3)当利率上升时,无风险的存款收益升高,于是一部分资金从风险巨大的股市转向于银行这个避风港。股票市场的资金量减少了,股市的整体购买力就会下降,股价就会下跌。

从中国历年来的加息政策来看,利率上调(加息)会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长远的影响,但这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它不能对抽离股市资金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实施于牛市里的加息政策,往往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牛市的格局;而熊市早期里的加息政策则对股市有较大的影响,这如同雪上加霜;在熊市里的减息政策,同样不能在短期内改变熊市的格局,但它可以刺激部分敏感资金重新选择保值、增值的渠道。也就是说,加息政策属于长期政策,在短期内不能改变股市的发展趋势,除非当时确实到了牛市的尽头。它虽然代表着国家调控的用意和决心,但不一定市场走势就能马上如国家所愿。有时,群众与政府是一种博弈行为的对立面,难以用单一的政策来扭转高速运行的股市列车。

另外,贷款利率往往和存款利率同步调整,因为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距是银行的基本获利空间;又或者贷款利率的调整比存款利率的调整先行一步(少数时候且为时较短),因为控制了企业贷款规模就等于减少了银行资金的流出量,可间接地实现存款总量的控制目标。因此,通常情况下,根据贷款利率的上调可以推测出存款利率也将有可能出现上调。存款利率是针对借给银行资金的人,贷款利率是针对银行贷款的对象,利率政策就是这样通过两个利率的调整来控制社会资金的进出数量和进出速度。

一般来说,影响利率调整的因素主要有五个:

(1)物价因素。如果物价长期上涨,国家就有可能采取措施以提高利率,促使流通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如果物价回落而经济极度疲软,国家则有可能以降低利率的方法来增加流通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刺激市场投资和消费。

(2)投资因素。如果全国各地基建投资、楼市投资、股市投资等投资热情高涨,则意味着资金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国家就会采取提高利率的办法,吸引资金回笼到银行;反之,如果社会投资不景气,经济出现滑坡状况,国家又会降低利率,促使资金从银行流出。

(3)资金供求关系。当社会上的资金供不应求时,往往说明当时的利率偏高;反之,则意味着当时的利率偏低。但是,当全国到处呈现出资金吃紧的状况时,在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稍有改善的情况下,国家会适当降低利率,以改善企业资金的周转状况,减少企业的破产概率;反之,当银根比较宽松时,如果社会投机成风,国家就会提高利率,促使资金回笼到银行。

(4)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准。如果国外金融市场的利率低而国内的利率高,那么就会引起国外资金流入国内,享受无风险的高利率。如果国家不希望大量的国外资金涌入国内,势必也会降低本国利率;反之,则正好相反。

(5)利润的平均水平。利息是企业和百姓将资金借给银行运营而获取的一种利润回报,也是他们衡量资金收益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既然利息是市场平均利润水平的一种体现,那么它本身的存在就会有个限度。即:贷款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承受能力,而存款利率的总水平也要适应大多数银行的承受能力或存款人的最低投资收益要求。所以,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是有限度的,越往上调整的压力就越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