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体系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研究,另一部分是交易。
研究的部分包括两个方面,基本面研究和交易面研究。虽然有时候研究对象不同,但研究方法都是一致的。不管是宏观经济、行业发展还是个股研究,都是采用客观的数据和可观察的行为为基础,按照过往的规律和商业常识进行逻辑推理。根据研究的结论,得出买入的依据。如果依据被证伪了,就不买入或者卖出;如果依据没有被证伪或者大概率会证实,就买入或者持仓不动。
除了交易有依据之外,交易还要讲究时机和成本。理论上,选择成本最低的时候买入,收益率最大;选择股价最高的时候卖出,收益率最大。这都是最好的状态,实际上我们只能无限逼近,不能百分百做到。百分百能做到的人要么是幸运,要么是说谎。这种人在美国股市,是要被证监会给盯上的。美国证监会会认为,没有内幕交易,神仙也做不到低买高卖。如果有人能做到,这个人肯定不适合在人类社会生活,最好送他去见神仙。
很多人喜欢价值投资,中国也有很多巴菲特的信徒,各种徒子徒孙和大V之类的,价值投资在国内甚至比巴菲特的本国都流行。我的研究和交易体系,是既有基本面,也有交易面的。但有时候利用业余时间写文章,因为基本面分析已经被很多人熟知了,所以分享的交易面技巧可能多一些。于是不少人会把作者当成技术分析的投机者,实在是冤枉了。而且这种认识有害无益,就像我之前的文章所写的,做事要不带偏见,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就行。
这篇文章就分析一个逼近股价底部的成本买入方法,如果有读者不认同,可以不用再看下面的文章了。因为有些内容,价值投资者看了又不舒服了。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一个股票的持有者,包括大股东、国家队、机构、员工持股和个人投资者。作者也是散户,作为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个人投资者,在面对以上投资者,没有任何优势。从博弈的角度看,假设个股是一个零和博弈的赛场,个人投资者的收益来自于其他投资者的亏损。于是,想要获利,就必须打败其他投资者。
孙子兵法讲,要想要打胜仗,一定要找到弱的对手。也就是说找到实力不如自己的,以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恃强凌弱。同样,对于股票也一样,个人投资者要想取胜,就要找到另外的弱势投资者。然而,在证券市场上,最弱势的投资就是散户了,那怎么能取胜呢?只有一种方法,抄后路。具体如下:
1、先看股票持有者都有哪些人,分清敌人有哪些。
2、看这些投资者的持仓成本,找到那个最低的。
3、低于那个最低的成本买入,否则就持续观望。
比如海康威视。
1、股票持有者有大股东中电科、龚虹嘉、胡扬忠等原始股东,成本几乎为零。这个没法参考。
2、机构如冯柳的高毅资本,在进入时点,成本大约在35块,这里如果散户要割机构韭菜,就不能超过35块去买海康。
3、最近一期员工激励持股成本28元,如果你想割员工韭菜,就不能超过28元去买海康。
4、其他散户,最近一期的散户人数约30万,根据股东人数变化推测,大约5万的成本在25元,15万人的成本在35元,还有10万人的成本在45元。于是你想要打败其他散户,至少不能高于35元的成本购买。
综上所述,想要保证在接近底部的位置去买入海康威视的股票,成本价就在28元。之前本人在30元的时候买入了观察仓,因为冯柳的介入,后来在35元的位置卖出。因为作者本人认为海康的基本面还没有出现好转,而这个时候一个擅长交易(投机)的机构买入(价值投资标杆的张坤卖出了),股价波动会更剧烈,也就是说当机构砸盘出货的时候,股票未来还会有更低的价格。
很多朋友会说,股价到不了这个成本价怎么办?我认为他们忽略了一个道理,大家来股市是来赚钱的,不是为了买股票的。没有到成本价,就可以不买入,没必要非得买股票。如果个人投资者觉得有能力打败大股东、机构和管理层,有能力打败其他散户,那么就可以在自己认为的合适位置买入。否则,最好还是静观其变。
等上面的那些股票持有者相互厮杀完了,股价到了地位,再买入也不迟。没到就不买,不亏就是赢。但一般时候,股价都是到那个位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