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世界级的人口大腾挪——中国春运已经在加速,人们的精力越来越多地放在过年上面去了,每年春节前都是这个样子。然而,总有一些人、一些机构顾不上过年的事,他们还在为节后的经济发展禅精竭虑。比如,1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2024年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这个会议咋听起来有点走套路的感觉,可是,细品一遍,发现这可是动大招、硬招了,让央企们、地方国企们有点要坐不住了!
很多人通常对这种“国家层面”的事好像没有什么感觉: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更有些人觉得,现在不是国进民退吗?国资委给央国企们开个会还不是又在琢磨什么幺蛾子。
我要赶紧和大家说,千万不要闷头瞎猜,这回你要听好了:是国务院国资委向共和国的长子们一边吹战斗号角一边要亲自督战了,风向变了,真的变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要急,听我从五个方面给你撸撸这究竟是个啥事。
其一,今年全国经济“以进促稳”重任在肩,央国企及其上市公司必须挑大梁。
我们都知道,这两年来国内经济形势整体还是走得很艰难,而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更是一路疲弱。今年已经是十四五的第四个年头,全国经济一定要全力走出低谷,可以说,已经有点背水一战的味道。回头看中国股市,近期又在下滑,又一次跌破3000点。而5200家上市公司中,有1400-1500家央国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其市值规模很大,但远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潜力。国资委对央企上市公司强化市值管理考核,就是对其业绩的直接要求,只有业绩才能真实地支撑股市,才能支撑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进促稳”,把今年的“进”看得更重要,央国企上市公司义不容辞,必须挑起大梁来,为显著提升股市活跃度和市值做出先导性的努力。
其二,要把央国企与其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基本职责有所区分,上市公司就要明确遵守市场规则和体现商业盈利能力。
过去很多人包括央国企的经营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央国企与其上市公司之间的差别。央国企是维护中国经济稳定的主体力量,在很多情况下具有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但是,它们的上市公司则不同,既然上市了,就必须遵从资本市场的规则,要体现商业盈利能力,必须对投资者、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负责,不能仅仅满足于从资本市场融资,甚至把上市公司直接等同于央国企。因为那样的结果,很可能让上市公司忽略资本市场的商业规则,忽略其通过认真做好业绩、扩大盈利面而做大做强市值的职责,进而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害。
其三,强调央国企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考核”,就是充分体现对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责任。
怎么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一方面要求央国企及其上市公司加强自身责任落实和提高内部管理运营水平,另一方面就是这次国资委的新政,要对央国企上市公司实施直接、全面、深入的市值管理考核,这是国资委所属企业进一步与中国资本市场规则对接的重大举措,通过来自高层的管理考核,对其上市公司形成有效压力和动力,促使上市公司更加关注市值的成长,更加关注业绩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做到真正为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负责。
其四,央国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应成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回归正道的关键力量。
以股票市场为主体的中国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已经运行了30多年,这些年来,5200多家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上获得巨量的资金支持,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然而中国证券市场长期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包括发行机制问题、IPO把关问题、资本成长动力机制问题、一股独大问题、证券服务商问题、违规减持问题、上市公司监管问题、内幕交易问题、违规披露问题、退市问题,等等。正是这一系列的深层问题,导致中国证券股票市场长期处于低位运行的不正常状态,无法正面反映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实况。国资委这次出台的关于央国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的新政,是对数量庞大的央国企上市公司的直接约束和鞭策,也会对其他上市公司造成外溢性影响,从而形成积极有效的动能,促使其成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回归正道的关键力量。
其五,以“一企一策”方式推市值管理考核,并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这体现了国资委对央国企上市公司监管的差别化、严格化和精细化。
这次国资委的新政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叫“一企一策”,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对央国企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搞“一刀切”的模式,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企一策”策略,即统筹共性量化指标与个体企业差异性,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况,增加反映价值创造能力的针对性考核指标,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激励和约束对等,量化评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客观评价企业市值管理工作举措和成效,同时对踩红线、越底线的违规事项加强惩戒,引导企业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表现,传递信心、稳定预期。
这次的新政强调要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签订个性化经营业绩责任书,引导企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还将建立考核“双加分”机制,对跑赢国民经济增速的企业给予考核加分,同步设立提质增效特别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再给予额外加分。这样的市值管理考核体现了国资委对央国企上市公司监管的差别化、严格化和精细化,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上市公司回归市场属性,让其能以更优秀的业绩和市值更好地回报广大投资者,同时为中国资本市场重回正道做出重大贡献。
当然,大家更关心的是,国资委这次内容非常务实的市值管理考核新政能否真正落实到位呢?这种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看一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少对经济的扶持性政策?很多是不是像一阵风一样,先飘过来,后来又飘走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不希望这次国资委的新政也是这样一道浮风。这就要看国资委、央国企及其上市公司的决心和行动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