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研究股票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买入、增持、观望等类似评价行的描述词组,这就是股票的评级,它是指通过对发行公司的财务潜力和管理能力进行评价从而对有升值可能的股票给予高的评级的行为。。
这些评价性的操作指导可信度到底怎么样呢,接下来我会通过数据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下,在这些指导下的操作,是否能够带来盈利。
下图是统计的2022年1月获得买入评级的股票数据(一共是1566家):
1、我们先看看哪些企业更多的受到评级公司的青睐
买入评级家数 |
股票数 |
平均市值(亿) |
31-40 |
7 |
6800 |
21-30 |
72 |
1626 |
11-20 |
243 |
873 |
6-10 |
333 |
380 |
5 |
100 |
227 |
4 |
119 |
193 |
3 |
190 |
183 |
2 |
199 |
120 |
1 |
303 |
88 |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评级公司更喜欢市值比较大的公司,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市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公司在行业内的位置,龙头企业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也是没有问题的。
2、接下来我们看看被评级为买入的公司的股票在这1年内的涨跌幅情况
上涨/下跌 |
全年收益 |
股票数量 |
总占比 |
上涨 |
>150% |
1 |
0.1% |
100%-150% |
6 |
0.4% |
|
50%-100% |
29 |
1.9% |
|
20%-50% |
71 |
4.5% |
|
0%-20% |
174 |
11.1% |
|
汇总 |
281 |
18% |
|
下跌 |
0%-10% |
148 |
9.5% |
10%-20% |
229 |
14.6% |
|
20%-50% |
788 |
50.3% |
|
50%-90% |
120 |
7.7% |
|
汇总 |
1285 |
82% |
上图中不难看出,就全年的收益来看,上涨的股票家数总计281家,占比18%,这也很符合我们知道的2/8原则。由此可见,评级机构给出的买入评级似乎并不能预测后市股票的上涨。这种情况的统计,有一定的局限性,股票的波动性,会出现在2022年的区间内,在区间内先有着较大的涨幅,然后再下跌,那我们就看下一个统计图:
上涨/下跌 |
最高收益 |
股票数量 |
占比 |
上涨 |
>150% |
11 |
0.7% |
100%-150% |
37 |
2.4% |
|
50%-100% |
129 |
8.2% |
|
20%-50% |
312 |
19.9% |
|
10%-20% |
310 |
19.8% |
|
1%-10% |
638 |
40.7% |
|
0%-1% |
92 |
5.9% |
|
总计 |
1529 |
97.6% |
|
下跌 |
0%-10% |
15 |
2.4% |
该图统计的是2022年全年的最高价与开盘价对比得出的结果,这个数据看起来就很好看了,接近98%的股票再买入之后,是能够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的,如果年初你定的目前是盈利是20%,那你是有50%的几率实现这个目标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