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如何看股票是建仓还有出货(一旦掌握筹码分布)

传统的技术分析指标和方法使用至今,大家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这些指标判断出市场中人的行为。这本是技术分析的最初宗旨:通过图线判断出市场中那些先知先觉的人们的建仓和出货的行为,知道了这些人的行为,就等于知道了消息。下面笔者就带大家来学习如何用筹码分布的密集和发散情况跟踪主力的建仓与出货。

筹码分布注意到了长期被人们忽略的市场事实,就是市场的持仓成本。筹码分布,它是由一条条柱线组成的象群峰一样的图案。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聚集一只股票的全体流通盘的股东,并假设股票果真是一只只筹码,让大家把这些筹码按照其买入成本挂到K线的相应价位上,这样筹码就会堆积起来。如果某价位的筹码多一些,则筹码就堆得高一些,反之,就矮一些。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筹码分布,就是把构成筹码分布的每一条线的值全都加起来,则正好是100%的流通盘。如果有些筹码中有人卖掉了,它们将从筹码分布中拿掉,而重新堆到买方新建仓的价位上。这样,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筹码的转移,市场中所发生的交易被形象地表现出来。

【筹码分布的峰和谷】

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便,我们对筹码分布的形态进行若干定义。上图显示的是筹码分布的峰和谷。如果筹码集中地分布在狭窄的价格空间内,我们称之为筹码分布密集,这时的筹码分布只有一个主峰,在约20%的空间内聚集了绝大多数的筹码。反之,如果筹码分布有两个以上的主峰,甚至是群峰状态,这种情形就称之为筹码分布发散。研究筹码分布,研究的就是筹码分布的峰和谷,筹码分布的密集和发散。

【筹码分布中主力:筹码分布的的密集和发散】

1、筹码分布的低位密集和高位密集

筹码分布的密集的市场含义就是在某一价位附近,市场发生了一次通盘换手。这是市场可能在悄然之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先看图1中的筹码分布的发散状态。烯碳新材1997-7-14下跌之后的筹码分布发散状态

1997年7月14日的烯碳新材,此时,股票当前价位上方是一层一层的套牢盘。从中线的角度看,是没有多大的上涨空间的。因为一旦股价大幅上涨,这些套牢盘的的解套出逃行为会耗尽多头的能量。此时假若股价上涨的话,4.7元附近的筹码分布套牢峰会对股价构成巨大的压力。

下面图2中显示了烯碳新材其后的走势,充分证明了这个压力的作用。

图2: 筹码的不完全底位密集

至1997年9月24日,该股冲高后再次回落。该股冲高受阻的位置恰恰是上图中的筹码分布套牢峰。经过这次循环,筹码分布的图形发生了本质变化,它的筹码在低价位区密集起来。不过上方的套牢盘仍然有部分残留。这种低位密集称之为筹码分布不完全低位密集。图3是烯碳新材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筹码分布图形,此时的筹码分布就可以称为完全密集。

图3:筹码分布的完全密集

至97.12.3日,高位的套牢筹码近乎全部割肉出局,其上行空间完全打开。我们可以对这次的通盘换手进行一番讨论。我们先看一下割肉的损失状况,图中所使用的坐标线叫10%等比坐标线,每相临的两条线之间的价格幅度是10%。对比图1,会发现早期持股者割掉了3个到7个跌停板不等。不能假定这个割肉行为是主力做的。主力的合理行为是:一旦被套牢,则低位摊平成本再做反弹,然后再平手出局。所以,此次筹码分布的低位密集,割肉的主要是散户。而吸筹的则主要是主力了。我们的市场模型是把市场投资群体简单地划分为机构主力群体和公众散户群体。这两个群体中的筹码交换就是沪深股市的主要内容。由于主力在资金、人才和工具上的优势,主力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的,大多数散户总是把事情做错。所以,筹码分布的低位密集常常被认为是主力进场的结果。

主力入场后,大多数情况下它会把股价炒上去的。但不能认为主力进场股价就会立刻上涨。主力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拉抬,而跟庄操作也同样需要选择合适的进入点,以达到最佳投资收益。就这只股票而言,最佳的入市点就是图1-2-4的最后几个交易日,随后的行情见图4,其中的缘由,以下的节点将继续讨论。

图4:筹码分布低位密集后的股价大幅飙升

不要认为所有的筹码分布低位密集的股票都可以成为大牛股。低位密集也不是100%的股价见底信号。这要取决于股票的长期趋势。在长线向好的情况下,筹码分布的低位密集才成为可靠的中线底部信号。因此,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进行综合分析。另外,有时主力也会犯错误,这是跟庄思路的不足之处。所以,要为您的操作设置止损位,要进行仓位管理以规避风险。

高位密集同低位密集正好相反,股价在相对高点再次发生大规模换手。这时,从筹码分布上可以看出当初在低位密集时主力买入的筹码正在变少,如图5。

图5筹码分布的不完全高位密集

图5是筹码分布的不完全高位密集。这只股票已经自最低点开始上涨约290%,如此巨幅上涨之后的踊跃买盘常常是散户跟风盘。此时,这只股票的主力已经有了出货嫌疑了。这么高的股价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敢买?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日成交量上大家都知道一个规律,在股票便宜的时候,每天没有多少成交额,市场也没几个人愿意买股票。股票涨高了反而大家都去抢。最后,到了图6,在高位,全部筹码都聚集到了高位,早先主力进场时的筹码在图上已经全部消失。

图6: 筹码分布的完全高位密集

其实,股票的高位密集有两种市场含义:一是主力出货,二是换庄。它们对后市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判断是哪一种情况比较复杂,一般的方法是先看大势,在一个弱势行情中,别的主力是不敢高位接别人的盘子的,这种弱市牛股一旦筹码分布高位密集几乎肯定是主力出货。但在大势强劲时情况就会复杂些。为了规避风险,遇到筹码分布高位密集先出局观望总是明智的。其次可以看位置。如果股票涨幅不高,筹码分布的高位相对密集可能仅仅是由于主力的震仓换手所致,后市还可能上涨。但若已有可观的涨幅,则要警惕主力出局了。最后看结果,若主力出货,则股价一定不可能保持在高位。若是换庄,则要创新高。因此,在出现筹码分布高位密集时先离场,等方向明了后再做决定是个安全的做法。因为一旦主力完全出货,后市的下跌一定是相当惨烈的,正如烯碳新材在图7的表现。

图7: 筹码分布高位密集之后的暴跌

其实股市就是这么一回事。在低位,当公众投资者看坏后市,试图先抛出股票,等再跌一波后再抄回时,股价就不跌了,反而是主力找到了建仓机会吸筹筑底。而当股价大幅上涨之后,市场中的人们希望能抓住最后的获利机会大举杀入时,却给主力创造了出货良机。筹码就这样在低位和高位之间,主力和散户之间换手。在这种主力和公众的游戏中,主力的成功率总是高于散户。做为中小投资者,借助主力的做盘从中获利是一个捷径,但又必须警惕跟庄不成反被庄家所困。

判断主力建仓和出局仅靠筹码分布是不够的,还要结合K线的组合形态来看。K线是市场的最基本的信息,其每一阶段的形态总是有明确的市场含义的。尤其是在结合了筹码分布之后,K线所显示的股市语言就更容易被理解。

像图3中在底部区,股价的大形态是:慢牛向上,再快速打压,再慢牛向上的牛长熊短行情。这种牛长熊短的形态是主力大量吸筹的典型形态。其中的快速打压也是为了吸筹。主力吸筹所留下的K线上的痕迹不只是牛长熊短,还有次低位横盘吸筹,逆市飘红等多种迹象。

在密集之后,最终确认主力是进场还是出场,以最终的股价突破方向为准。低位密集后主力也可能逃庄,高位密集后主力也可能换庄,毕竟,市场是复杂的。

总之。没有任何人是一进股市就一直赚钱的,相信很多股民朋友都在股市经历过一定的岁月,投入不少的钱财才参得一点点在股市生存的规律。也才能看清主力的意图,避免被套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