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银保监会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个人贷款管理办法》;此次是“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自发布以来(2009年到现在)的首次系统修订,新规对银行金融业务产生的深远的影响。“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中的三个“暂行办法”统一修改为“办法”、将《项目融资业务指引》融入到《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体现定性上的提升。适用范围上略作调整,主要适用于存款类金融机构,类似信托这样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也参照适用。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执行十多年来,在提高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防控信用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中的一些规定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需要更新调整,以更加适应当前信贷业务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等相关精神,修订“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能够更好地适应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实际和发展趋势,督促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信贷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然,学好三个办法,可以让银行有关工作人员依法合规地开展信贷业务工作,加强他们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中防范、控制和处理法律合规风险的能力,对银行信贷业务持续健康稳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程内容
一、“贷款三办法”亮点概述
(一)总体新旧差别
1、固贷办法
2、流贷办法
3、个贷办法
(二)修订的重点内容
1、适度拓宽流动资金贷款与固定资产贷款用途及贷款对象范围,满足信贷市场实际需求
A 固贷、流贷、个贷用途汇总及监管处罚
B 对防控贷款资金挪用行为要求
(1)加强合同规范
(2)健全贷款资金支付管控体系
(3)加强金融科技应用
C 进一步明确受托支付标准,适度调整受托支付时限,增加紧急用款相关规定,提升受托支付的灵活性
(1)固定资产贷款相关特殊情况下受托支付时限规定修订
(2)流动资金贷款受托支付的规定修订
(3)在借款人紧急用款场景下支付规定修订
(4)个人贷款支付规定修订
D 合理调整贷款业务办理模式,明确视频面谈、非现场调查等办理形式,适配新型融资场景
E 优化流动资金贷款测算要求,增加信用方式办理贷款相关内容,更好契合融资实际
(1)注重流动资金贷款的灵活性,支持商业银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2)增加“贷款人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针对不同类型借款人的有效测算方法”
(3)对于小微企业借款人,贷款人可通过其他方式分析判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的规定
F 明确贷款期限要求,引导商业银行有效防范贷款期限错配风险,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
(1)固定资产贷款期限及展期:
(2)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展期:
(3)个人贷款期限及展期:
(三)其他信贷监管政策一览
贷款通则
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房地产贷款规定
涉农贷款规定
互联网贷款规定
供应链融资规定
绿色信贷规定
民法典及配套司法解释
二、信贷尽职调查环节监管要求与实务
1、“贷款三办法”相关规定解读
2、贷款申请阶段的风险防范
3、贷款申请阶段的一般操作流程
4、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方式
5、重视企业软信息
6、交易和贷款用途
7、贷款担保
8、交叉检验
9、调查报告
10、相关监管处罚案例
三、信贷审查审批环节监管要求与实务
1、“贷款三办法”相关规定
2、审查审批的主要考虑因素
3、贷款审查的五个步骤
4、流动资金小微贷款的审查
5、三品三表三流
6、潜在逾期小微的风险表现
7、小微信贷审批的主要模式
8、合同签订/贷放分控/贷款支用/用途跟踪
9、相关监管处罚案例
四、信贷贷后管理环节的监管要求与实务
1、“贷款三办法”相关规定
2、贷后检查要点
3、风险预警
4、贷款五级分类
5、不良化解与处置
6、民法典、九民纪要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与应对
7、相关监管处罚案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