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了这几天股市的情况,振荡下行是意料之内,跌幅虽说创了近15年的新高,但也没有特别的震惊。
一位好友第一时间转发新闻,惊悚于“沪深股市上午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下跌241.87点,跌幅为8.13%。两市超过3000只股票跌停”。
她痛心地说,本来想在节前赎回手头上的基金,可一念之差,木有赎回。
我好奇的问,她目前持有的基金是什么类型和行业的。
她说,就只买了消费类股票型基金,目前情况已经跌穿10%了,欲哭无泪。
我心里暗暗的叫,哦,漏!
系统性风险导致的下跌是没有人可以逃避的,这不是我感到吃惊的地方。
还记得系统性风险是什么吗?
大白话就是某个危机影响了整个市场和波及所有投资者,没有任何单一机构或个人可以独善其身。
对于这位好友,我既惊讶也惋惜她没有考虑至少多一两个不同行业方向的基金。
或者说,如果她能够用“对冲”的思维去管理自己的基金投资,就不至于陷入"孤注一掷”的状况。
什么是对冲?
英文是Hedge。
对冲是一种降低资产价格反向波动风险的投资,包括在相关证券中相互抵消头寸。
百无聊赖的老妈又坐在我旁边说,这啥意思啊。
举个栗子来说明吧。
貌似很简单的栗子里有乾坤:
- 首先,必备的前提是——投资要有组合,像我好友这样只买入单一类型的基金是没可能对冲。
- 栗子中两个基金都是同类型的,即指数基金。
- 两个基金都买入相同的1000份。
- 唯一的不同是:A挂钩上证指数,B挂钩美国纳斯达克指数。
我的思考是:
指数基金是我想投的一类基金,就中美两个市场而言,它们在某些方面联动,但也有各自不同的前景,其重叠(或者叫涨跌一直的相互影响)的程度不高。
下面是截止2020年2月5日的、过去一年的指数行情。
相比起上证指数的震荡横向发展,纳斯达克指数就是明显的平稳上升。
获利可以通过根据不同的行情进行短期或者中长期的申购和赎回来实现。
来看看两个真实的基金行情(截至2020年2月4日,近3月):
A基金跟随上证指数的下跌而下跌,而B基金还在上升通道,并没有受上证指数下跌的影响。
相比起全部投A基金,我整体的亏损稍微减轻。
有聪明的小伙伴总结性发言了:
一般的对冲是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
BINGO,加10分!
肯定会有投资达人说我的栗子不完全符合对冲的策略,经典的做法应该是像外汇期货那样,在做空某种货币的同时,也做多。
对于普通投资者,我认为不需要拘泥于对冲的准确定义或者做法。
本质来看,对冲所实现的盈亏相抵,和“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或者“不要吊死在同一棵树上”应该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我的栗子更多是关于不同市场涨跌预期的相抵。
对冲什么?
对冲什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我上面提到的不同市场涨跌的预期,也可以是行业、类型、产品。
回到好友的栗子,如果她已经买入消费类股票型基金,可行的方案例如:
- 对冲行业的预期:消费类可以搭配医疗类,因为两者都关乎国计民生,两者都可以是平稳的,不过在这次肺炎的危机中,两者的预期就显露出相反的行情。
- 对冲平稳和短期的收益:股票型基金可以搭配债券型基金,前者是可以是短期的、震荡的、危机并存的;而后者,债券型就更多是平稳的长期收益。
- 对冲产品的风险:和第二个差不多的思路,基金搭配结构性存款,因为结构性存款的风险很低,基金再怎么跌,不影响结构性存款。
还是那句话,对冲也好,多元化投资组合也好,为的都是不把所有的钱投在高同质性的金融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