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中国股市30年历史回顾我们说到了,1993年沪指在疯狂蹿升到1558点新高后,随即开启了慢慢熊途,到了1994年在市场巨大的波动面前,管理层决定1995年开始,沪深两市退回到T+1制度,从1992年5.21开启的T+0政策,正式寿终正寝。
这里还要多补充一点,1994年的时候,中国经济正处于非常高的增长势头,各项需求火爆,当年的实际GDP增长率是13%,差不多是现在的2倍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零增速以及出口同比增速,全都在30%以上,经济数据可谓非常亮眼。但同时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也非常突出,那就是超高的通胀率!CPI同比增速甚至接近了30%,要知道今年的CPI只有2%点多,1994年的通胀率也成为了继1988-1989年之后,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不少抱着现金的居民,财富也在这两次超高通胀下,遭遇了大幅缩水。
虽然当年经济火爆,但是那会的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关联,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主要就是因为股市发展初期,上市公司数量不多,企业的业务和盈利,更多是通过一些报纸类的报导,影响投资者的预期。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越往后,经济形势对于A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到了1995年,A延续了弱势行情,遭遇开门黑,开年一个多月时间跌了17%下去。2月份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可以载入中国证券史册的事件,被称为327国债期货事件。这个327并不是指3月27号发生的,而是一个国债期货产品的代号。
要解释这个事件,首先得给大家普及一下事件背景,那就是在1995年的时候,当时我们的长期存款利率可谓高的离谱,高到啥程度?那就是年化30%!是的,你没听错,银行储蓄都能年化30%,但仔细一想,其实也并不奇怪,毕竟1994年的通胀率都接近30%了。正是基于1993年之后的通胀高企,国家为了抑制通胀,鼓励居民储蓄,减少消费。1993年7月11号的时候,央行决定开办保值储蓄业务,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国家会根据当时的通胀率,再给予居民一定的储蓄补贴。要知道当时的基准利率都是17%,但在那会的通胀面前,显然17%的利率也是缩水的。
而这个额外的保值补贴率,央行会定期公布,从1993年开始也呈现出一路上涨趋势,最开始只有1.2%,到了1995年1月已经涨到了9.8%,95年底更是达到了13%,所以加上17%的基准,最后储蓄收益都能拿到30%了,当然,这么高的利率,对于股市而言也是大利空。
清楚了这个背景,国债期货事件也就好理解了,因为国债也属于储蓄的一种形式,所以保值贴补率也给到一些国债品种身上。这就让本来固定收益的国债,开始出现了不确定性,国债期货市场的炒作空间更大了。
327国债到期日是1995年6月,大家也在猜测,补贴后的到期兑付价格是否会高于市场预期,所以期货市场中就出现了多方和空方对手盘。当时中经开成为了市场多头力量,万国证券则是空方力量。到了2月23号,财政部发布公告,327国债到期兑付价是148.5元,超出了市场原本认为132元的预期,空头判断失误,于是中经开借此利好大肆买入,把期货价推到了151,万国证券面临巨额亏损。
不过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万国使出了绝招,搞偷袭,收盘前8分钟,开始透支大举卖出做空国债,这一猝不及防的行为,导致多方根本没来得及反映。最终经过激烈的多空厮杀,以万国盈利告终,而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则出现了40亿的亏损。
但是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当天晚上10点,上交所经过紧急会议,宣布下午4点22分之后的所有交易异常无效,这也就意味着,万国最后的尾盘骚操作,瞬间化为徒劳,这也基本宣判了万国的死刑,导致万国证券亏损56亿,频临破产。
受到327国债事件影响,第二天A股下跌了5%,到了5月17号,证监会又出台了暂停国债期货试点的通知,叫停了所有国债期货交易。消息一出,也被视为对股市的重大利好,因为大量资金可以从国债期货流回股市。第二天5.18日,由于当时A股虽然改成了T+1,但仍然是没有涨停板限制,所以上涨指数单日一下暴涨了31%。后面2天又分别涨了12%和4.9%,图中可以看到,仅仅3天时间,上涨指数累计涨幅高达54%!刺不刺激,过不过瘾,这就是当时的A股,总会给你带来意外惊喜。当然了,意外惊喜过后就是意外惊吓,这种非理性暴涨必然不可持续,后面又是3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基本又把涨幅给跌回来了。
最终1995年A股几经风雨,全年行情呈震荡走势,整体跌幅13%,叫停国债期货引发的股市暴涨,也作为了戏剧性的一瞬间,永远停留在了95年的A股走势图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