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到2015年。移动互联网爆发的红利期。
2013年时候,深圳公交站全是微信的广告“微信-生活”,昭示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移动互联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且快速发展壮大。同时,“互联网+”及各种自动化生产技术也促进了整个社会发展。许多相关上市企业业务规模、营收、利润爆发式增长。出现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创业板牛市从2012年底开始,直到2015年中见顶,指数增长了近7倍,十倍牛股比比皆是。大盘也从2014年中开始跟随,上证指数1年时间涨了2倍多。网宿科技、乐视网、东方财富、同花顺、蓝色光标、暴风科技、龙生股份等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牛股神话。腾讯继pc时代,股价持续大涨到了2021年初——移动互联网红利期结束的时候。
2016年到2018年是房地产最后暴涨狂欢期。
棚改政策、涨价去库存,及30多年改革开放积累下来的财富,致使房价、新房成交量出现暴涨。房地产火热,带动了整个房地产链,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的火热。同时,移动互联网红利继续,互联网渗透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股市方面,互联网、房地产、家电、化工、建筑、水泥、大消费等等,都出现了一波大涨。另外,许多行业经过了一二十年的竞争,逐渐成熟,龙头效应明显,叠加部分行业供给侧改革,大批牛股出现。腾讯、海康威视、融创中国、恒大、碧桂园、美的集团、万华化学、鲁西化工、三一重工、海螺水泥、片仔癀、山西汾酒、中国中免,等等。相比2013-2015年的行情,那几年是大企业的行情。
2019、2020年是房地产、互联网红利末期、见顶时段。在2018年贸易战、2020年突发疫情的掩盖下,许多人对形势出现了误判。导致2019年初、2020年中的大盘小牛,股市全面上涨。但是行情持续时间非常短。2019年1月启动,4月初见顶;2020年3月底见底,许多行业、企业股价在7、8月份就见顶,如金融、建材、建筑、环保、商业连锁、软件服务、传媒娱乐、互联网、医药、广告、IT、通信设备、房地产等等。都在2020年中见顶,结束了2019年来的反弹。那几年互联网行业的压力也非常明显,之前20年每年都上涨工资的传统开始改变,裁员潮一波接一波,行业内越来越卷,平均工资增长开始停滞,甚至有所下降。
而2020年到2021年的大行情,主要是新能源、出口相关行业、大宗周期的化工行业,及互联网房地产红利末期的“价值股”最后冲顶行情。就是所谓的结构性行情。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成熟,致使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拉动了整个产业链。最上游的锂矿,到中游的各个部件的生产企业,到下游整车,全部爆发,出现大批十倍牛股。外加贸易战缓和,国外疫情导致的出口增加,不少企业短期经营出现大机会。2021年出口暴涨,相关企业股价也主要是2021年暴涨,中远海控是典型代表。
化工是海外通胀叠加出口导致。需求短期爆发,供不应求,价格暴涨,2021年大量牛股,联创股份、湖北宜化、石大胜华、远兴能源等等。
2021年另外一个行情,新能源发电。硅料技术改革,成本大幅下降,风机成本也大幅下降,新能源发电平价上网,预期新能源发电站建设快速增长,利润爆发,整个行业出现大量牛股。协合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龙源电力等等。
2022年没有大的趋势,只有部分领域的火热,比如俄乌战争导致欧洲能源短缺,新能源发电对电池的需求暴增。
2023年实质机会似乎没有。所以眼光只能看远,对于一些可能的机会,炒作特别集中。年初ChatGPT的爆发,AI预期爆发式增长。虽然各个公司确定性都很低,但没得选,市场还是进行了大幅炒作。一季报、中报出来之后,业绩一再证伪,炒作结束。8月底华为mate60发布,证明了华为的强大实力。9月份华为产业链开始炒作。问界预定的火爆,可能昭示着智能汽车时代,塞力斯连续涨停。华为产业链的炒作,背后应该是国产替代的大趋势。这个大趋势可能也是这两年的大机会。只是最终哪些公司能走出来,成为引领科技的大公司,充满不确定性,判断难度很大。而AI的发展最终对社会影响怎样,还得看终端应用的突破。
2024年初股市出现股灾式下跌,多天90%以上下跌,最多一天1400多只股票跌停。但2月6号以后开始反弹,华为概念股一马当先。国产替代、智能汽车、AI概念、华为产业链纷纷大涨,完全延续了去年的格局。随着中美脱钩,华为带动半导体等高科技技术崛起,高科技国产替代很可能就是未来几年的大机会。AI迅速发展,但应用如果一直没跟上,可能就是昙花一现。目前发展最好的大应用,也就是智能驾驶,恰好智驾又是华为引领,发展的确定性很高。其中会有不少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