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跌跌不休的CXO概念终于逆市反弹了。半年来,领跌的医疗健康类股票型基金似乎见到了一丝曙光。
去年9月,上投摩根医疗健康股票型基金(基金代码:001766)凭借优秀的中长期业绩表现,荣获中国基金业金牛奖——三年期开放式股票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但最近半年(截至2月11日),上投摩根医疗健康A净值下跌超过31%,一年内最大回撤超35%。
金牛基金尚且如此,其他医药健康类基金更不必说。数据统计发现,在两千多只股票型基金中,跌幅靠前的均为医药健康基金,前海开源公共卫生主题精选、易方达医药生物甚至已从高点“腰斩”,具体如下:
下跌最多的股票型基金Top20(截至2月11日)
这些跌幅靠前的基金,第一大重仓股很多都是药明康德,而药明康德近7个月震荡下跌,股价“腰斩”。从高点暴跌的不只药明康德,凯莱英也同样“腰斩”,药石科技甚至打4折。
医药健康曾是市场的香饽饽,为何出现了如此严重的下跌?在经历大幅下挫后,是否进入了底部区域?视界财经就此采访了南京证券分析师张阳。
视界财经:在股票型基金中,医药健康类基金半年来领跌,跌幅巨大,是什么原因?
张阳:整个医药健康板块自四季度开始剧烈震荡,几个重要子行业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年初以来,除了中药板块在行情疲弱的情况下具备韧性,其余板块受整体市场风格影响,上涨较少或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各赛道龙头估值基本已经回到历史中低位水平。回顾近半年医药健康板块大幅下跌的行情,我们认为主要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首先受益于疫情需求,医药健康板块经过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两轮大幅上行,整个医药板块估值偏高,上涨压力较大;政策端着眼共同富裕的宏观结构背景,医保控费的逻辑不变,带量采购力度加大,2021年12月创新药医保谈判落地,今年1月初受生长激素、血制品的区域集采政策影响,生物制品板块回调较多;另外一方面,医药健康基金重仓的CXO板块大幅下滑,对应2022年业绩重点个股平均估值已下滑至45倍PE。尽管CXO重点公司2021年四季度业绩快报呈现高增长趋势,但是在市场经历去年12月的“实体清单传闻”、2月8日的“未经核实清单”事件,虽然对基本面影响有限,但是仍然演绎出了市场对于CXO未来海外订单持续性的担忧。此外,近期国内创新药出海的不顺利也加重了市场对药品类的悲观预期。
视界财经:医药健康类基金整体上是否已跌至底部区间?为什么?哪些细分领域已跌出价值?
张阳:目前医药生物的PE(TTM)已经调整至29倍,已经基本接近2018年的最低点,前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已经有所反应至估值中,但是估值是否消化完全目前很难确定。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以及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仍然持有疑虑的情况下,除非政策上出现重大利好,医药健康基金短期内较难出现较大变化。医改控费的趋势下集采政策有望延续,但是随着常态化,其影响将慢慢步入缓和阶段。我们认为,目前集采已经进入中期阶段,其影响已经显现弱化趋势。CXO板块在经历“UVL清单事件”后下跌幅度明显,平均估值已经下滑到PEG=1的水平,叠加近期海外订单增长明显,国内工程师红利基本逻辑依旧,情绪扰动下目前性价比相对较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