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说白了,就是利用两个市场的差价,低买高卖罢了,分级基金的套利原理也是如此。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分级基金的套利方法:溢价套利。
有事没事多看书,爱看书的人最好看。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分级基金折溢价的来源。分级基金A份额和B份额上面有一个母基金份额,而这个母基金和她的两个孩子不一样,一般是不在二级市场交易的,但是,可以将她的两个孩子按份额占比加权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价格就相当于母基金在二级市场交易的价格,直观的表述如下:
母基金虚拟价格=A份额价格×A份额占比+B份额价格×B份额占比
以上母基金虚拟价格与母基金净值的价差,即为分级基金的整体溢价。
而我们这里讨论的分级基金溢价套利,其实就是当母基金虚拟价格高于母基金净值时,通过申购母基金,然后将母基金分拆为A份额和B份额,通过二级市场将其卖掉,赚取差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还涉及到交易成本,所以,严谨的溢价套利条件应该表述如下:
A份额价格+B份额价格>2×母基金份额净值+交易成本,这里的交易成本主要是申购费。
券商APP分级基金交易界面
进行分级基金的溢价套利时,一般是在T日A股收盘前申购母基金,在T+2日看到母基金份额后申请拆分,T+3日将拆分得到的A、B份额卖出即可。
以上的套利过程比较传统,战线拉得太长,一方面时间成本大了,另一方面套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针对以上问题,还有一种解决方案,那就是“盲拆”。
所谓“盲拆”,简单地说,就是在T+1日还没看到申购的母基金份额时,就进行拆分。
总的来说,分级基金溢价套利就四个步骤:
第一步:筛选整体溢价率高较高的分级基金。
第二步:T日通过炒股软件申购母基金。
第三步:T+1日盲拆。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券商软件都有这个功能,选择一个有盲拆功能的即可。
第四步:T+2日卖出拆分得来的A、B 份额,获利了结。
分级基金的溢价套利,或多或少有一定的风险,因为我们是T日买进母基金,最快T+2日才能了结,所以需要承受这两天基金净值波动的风险。
记住几个要点,分级基金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雷区一:溢价率过高。
溢价率可以通过集思录网站查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溢价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过高,会吸引很多套利资金,届时很可能引起踩踏事件,和机构相比,散户处于弱势,因为部分机构是有专用逃生通道的,在抛压非常大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先于散户卖出。所以,建议一般别参与溢价率超过2%的分级基金套利。
雷区二:看到的是伪溢价。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母基金可能会跌停至10%,这种情况下,带杠杆的分级B需要跌20%才能真实地反映其净值跌幅,但是我们都知道,A股有10%涨跌幅的限制,所以,此时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A份额和B份额组成的虚拟母基金只下跌了5%,容易让人产生一个错觉,认为分级基金出现了大幅的溢价。
有学习、有内涵、有魅力
雷区三:已经人尽皆知。
有的分级基金被各路机构大肆宣传,整得套利资金大量涌入,人多的地方非但挣不到钱,还会让你亏损。
雷区四:基金仓位经常异常变动。
仓位变化不定,通常是基金经理们投资逻辑出现了问题,没有纪律,极有可能搞砸。比如,某个分级基金的基金经理看到市场连续下跌,慌了,然后就在下坡的路上一路减仓,而看到市场好转并到高位时就加仓,这么一通操作,难免会引起基金的下折,这时可就苦了投资者们了。
雷区五:标的热度不能持续。
没有人气的标的,到最后很可能就是一潭死水,这个时候,你就要承担双重风险:一是净值进一步下跌;二是溢价率继续下跌。
雷区六:流动性。
并不是放在最后,就不重要,相反,流动性对于分级基金的溢价套利是极为重要的。流动性不足,我们就需要将卖价挂得很低,通常需要多付出4%~10%左右的成本才能成交,严重影响投资收益。
有溢价套利外,当然就有折价套利,其过程和溢价套利是相对的,这里就不多说了,只讲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点:买入A、B份额时,要先买入B,再去买A。原因就是,B的价格变化比A快得多;
第二点:T+1日赎回后,T+3日或T+4日钱才到账,资金利用率比溢价套利低,同时,套利也要少一些。
最后,还有一种套利叫做分级A的下折套利。这主要是分级B在触发下折机制之前有杠杆,分级B处于溢价状态,而A则处于折价状态,触发下折机制后,B就要兑现分级A折价部分的部分收益。具体的过程就不展开了,实际操作中,这种机会较少,大可不必把精力放在这里。
更重要的事:后续一起学习,超越同龄人和昨天的自己。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分级基金套利的相关内容,后期会持续献上更多的投资理财文章,希望在这条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
老朋友们请继续关注,请朋友们请点关注@博学从今天开始 ,在这里,会持续带给您们惊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