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以前人工黑板股票如何交易的( 骨灰级的交易方式—人工喊价)

昨日无意中浏览到一条新闻:俄罗斯莫斯科交易所由于服务器交易软件程序错误,证券交易中断了40多分钟。如今这个时代,计算机安全技术日新月异,竟然还会发生这种事,令人震惊!不过这却使我想到一种老掉牙的交易方式:人工喊价。

 
 
 

记得很久以前曾看过一部关于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纪录片,采访的记者问一位商品期货的老交易员,面对公开喊价被计算机撮合交易取代的趋势有何感想。片中这位有些谢顶的中年白人老哥无奈的一笑:人工总归还有用的吧,万一计算机交易宕机了呢?于是交易所里充满了欢快的笑声。当时觉得这是孔乙己式的自我安慰,现在想来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现在的90后,00后的股民估计连散户交易大厅都没见过,更别说这种人工喊价了。可能看过TVB电视剧(大时代)的网友,会稍微了解一点。

 
 
 

剧中方展博的爸爸方进新活跃的那个年代,电子交易兴盛前,股票交易是通过叫喊和手势促成的,穿着红杉马甲的交易员在台下叫喊,台上工作人员就在黑板上写下交易情况。

 
 
 

因为交易场所内人声嘈杂,所以运用一系列约定的手势报价便于交易。直到现在国际上有些商品期货交易所还在采用这种报价方式,目的就是寻求一种交易的气氛。例如最近沸沸扬扬的期货负油价事件,幕后总导演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就保留了这种活化石。

 
 
 

如果你是(大时代)的剧迷,那么肯定对坐满“红背心”出市代表的港交所交易大厅印象深刻,也不会忘记在方展博与丁蟹在“大奇迹日”最后决战的那一幕。

 
 
 

遗憾的是该“人工喊价”的港交所交易大厅终究抵不过时代的潮流,日渐式微,于2017年正式关闭。

这里一定要浓墨重彩的提一笔当年筹备上交所的轶闻,对于1990年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而言,老资格的港交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从交易大厅的布局,席位的安排,很多方面都能看出模仿的痕迹。

当年上交所大厅

 
 
 

直到交易方式的选择,很多人都赞成人工喊价模式,因为开始就是几只老八股,交易会很冷清,口头竞价能够满足需要,还能制造气氛。甚至把人工喊价都写入了第一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

但当时上交所的经理尉文渊力排众议,最后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电子计算机撮合交易系统,成功实现弯道超车。而港交所直到1993年,证券交易才开始全面电子化。

有看过我前一篇股海钩沉的朋友可能知道,由于327国债事件,劳苦功高的尉大佬在1995年引咎辞职。此后庙堂隐退,飘零江湖,连华锐风电之流的后进宵小也能随意欺辱,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这也算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对于舒服躺在沙发上,便利切换各种手机APP来交易的当今股民来说,能凭借本文稍许体会到当年前辈们的筚路蓝缕,余愿足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