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指数基金定投这个概念在国内被传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个说法是指数基金稳赚不赔。
而且很多在宣传指数基金定投的文章中,经常会搬出巴菲特的言论来为指数基金定投站台,比如这句:通过定投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巴菲特到底说没说过这句话?指数基金定投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我们先来科普下什么是指数基金定投~
我们都知道,指数基金指的是以特定指数为投资目标的投资组合,而构成指数的是一个个股票,比如沪深300指数就是由A股排名前300的股票构成,新能源指数则是由新能源产业相关股票构成。
那么指数基金定投,顾名思义,就是定期投资于某个指数基金的投资方法,和银行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类似,可以按月投入也可以按周投入。
因此指数基金定投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选择指数,长期持有,定期买入。
明白了什么事指数基金定投,我们再来看看巴菲特1993年在股东信中的原话是什么,他写道:当一位投资者不理解一门具体生意的来龙去脉,但是愿意成为美国经济长期的股东时,他应该谋求大范围的多元分散。那么这位投资者应该购买很多股票,并且分批买入。举例来说,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通过分期购买一个指数基金,能够战胜职业投资者。
巴菲特的话总结下来是说:如果你不懂股票,还想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红利,那么就应该分散投资,尤其是沪深300、标普500这样宽基指数基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巴菲特只是举了一个指数基金的例子,更强调的是“多元分散”,而国内指数基金定投更注重的是定期买入,侧重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两者区别在于,“多元分散”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买指数基金,主动基金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指数基金也不意味着就是分散投资,比如买的是新能源指数基金,那么投资范围就只是局限在新能源行业。
结论就是:巴菲特并没有大肆宣扬指数基金定投,而只是强调“多元分散”的投资策略。因此,当下很多拿巴菲特老爷子为指数基金站台的言论,是存在问题的。
当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能做到“多元分散”的前提下,指数基金定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大多数人在投资上并没有很强的专业性,并且手头可用资金不多,通过定投的方式买入指数基金,一方面资金压力不会太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一次性买在山顶,有分散风险的效果。
但如果换一个手头有100万资金,并且具有专业知识的投资者,那么指数基金定投就会显得意义不大,一是由于持仓比较分散,不能实现投资效率最大化;二是当遭遇整体熊市时,仓位管理不灵活,往往会比主动基金跌的更惨。
所以我们要明白,指数基金定投绝对不是万能的,整体行情怎么样,个人的资金量如何,还有所选基金的好坏等等,都会影响定投的效果。大家要辩证的看待,不可迷信。
最后,还是马克思的那句老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通用的投资方法,不同的投资者,不同环境下,投资策略各有不同,妄图在投资领域“一招鲜吃遍天”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当我们看到某些全是优点的投资产品和观点时,最好先扪心自问一下: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事儿?然后要做的是,静下心来研究下自己的现金流、风险偏好、期望收益,这些想明白了再去有针对性的寻找投资目标,搭建资产配置模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