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地买,明智地卖,赚取稳定的利润。
专注于高波动性的基金,例如股票基金。 止盈但不止损。
涨的时候开心,跌的时候更开心。 不关心过程,只关心结果。
卖出并不意味着就结束了,你还得回来再买。 “愚蠢地买,但聪明地卖。” 很多投资定额基金的股民,抱怨投资总是赔钱,定投不如基金公司宣传的那么好。 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股民定投只懂得“傻买”,不懂得“聪明卖”。
以往,很多股民在定投基金时只会“傻买”,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持有的基金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出售。原来的正收益没有"落袋为安",反而又变为负收益。 这样的循环周而复始,导致股民放弃基金定投,甚至退出市场。
在进行基金定投时,一定要懂得“聪明卖出”,即当基金定投达到合理满意的回报时,要果断卖出所持有的基金。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定投收益率达到25%-30%即可赎回。
赎回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意味着新一轮定投周期的开始。 这时,股民应该采取“集资”的方法,继续扩大固定投资,即将新出售的基金收益投资到风险较低的产品,如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 然后将该金额除以36以确定新的每月固定投资金额。 例如,基金赎回收益为36万元,则可以在原有每月定投500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万元,即当前每月定投金额为15000元。 这样循环往复,就能实现“基金养基金”,收益将滚雪球式增长。
2008年金融海啸引发全球股市恐慌。 股民定投亏损30%或40%是很常见的,很多人此时就停止了定投计划,甚至退出。 我认为对待定投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不关心过程,只关心结果”。 当定投过程中遇到30%、40%的损失时,一定要坚持定投计划,维持原来的每月定投金额。 不能停、不能减,否则定投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事实上,市场跌得越深,带来的机会就越多,未来的利润就越高。 这就是“涨的时候我高兴,跌的时候更开心”。 市场下跌等于给了投资者逢低吸纳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基金投资组合成本,为未来收益复苏奠定基础。
在我十几年的固定投资生涯中,20世纪初科技股泡沫的破灭和2008年的金融海啸都是难得的入市机会。 如果投资者的固定投资损失超过20%,我认为就是最好的买入时机。 可以加更多的钱,但是补仓也需要技巧。 “第一次尽量不要买太多,可以把资金分成几部分,补仓的间隔不要太近,钱要留着,因为不知道会不会跌 这次之后再来一次。”
对于股民在高点投资,长期被困的投资者,我也有办法解决:将当时投资的绝对金额除以24,即为对应基金的定投金额 从现在开始每个月。 也就是说,如果你过去投资了24万元在某只基金上,被卡住了,而从现在开始你每个月都会在该基金上投资1万元,那么一旦市场好转,你距离解封也就不远了。
选择长期业绩稳定的股票基础作为固定投资标的。 当有股民问“选择什么基金作为定投标的?”时,我认为波动大的基金是最好的定投产品,比如股票基金、指数基金。 较大的波动意味着投资者在净值深度下跌时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并吸纳更多的基金份额。
其次,产品选择还要注重资产组合。 投资组合中的资金应覆盖全球和行业,有效分散单一市场或行业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