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甚至财富管理的概念对大部分人来讲都是模糊的,包括金融机构从业者和各类专家,对金融机构中后端人员来讲,投资、理财、财富管理知识3个名词而不是3个概念,确实无本质区别。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金融机构中后端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客户的资金进行保值与增值(存款、理财产品、基金份额、信托产品等),其面对的均为客户的资金综合,按照机构相关投资和风控要求运作即可。
金融机构自然可以称其为帮客户投资、理财或者进行财富管理,哪个名词流行用哪个,客户家庭状况与金融机构的投资操作人员没有关联,客户购买哪些金融产品是前端销售人员销售的结果。
由此可见,区分投资、理财和财富管理的差异对于金融中后端人员来讲没有太大的意义,再加上那些保本收益类和非保本收益类产品均被银行从业者成为理财产品,就更让人感到误解(甚至保险公司的同质化产品,如几乎没有保障功能的收益类产品,也被成为理财型保险),我们必须要澄清投资和理财的概念是不同的。
对个人和家庭而言,投资的核心目的是增加收益,并没有其他作用,一般来讲,客户只要看到有钱可赚就会投资,但就客观规律而言,投资收益始终是最好的个人或者机构都不会有,也就是说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高收益背后是高风险,更存在着高亏损。
什么是理财呢?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人生有很多愿望,比如良好的子女教育、符合条件的房产、有品质的养老等,但实现这些愿望的基础是具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也就是钱,大多数人都缺钱,主要原因是生活中的愿望总会高于现实,那么理财就是从金融上来帮助大家补这个钱的缺口,在帮助个人和家庭理财时,投资只是路径和手段,尽管它对理财的成功至关重要(理财的落地必须使用各类投资工具),但人们把投资作为目的可能就会迷失方向,因为投资和生活无关,离开生活,人们跟钱是打不好交道的,而且通常会因为钱而迷失自我。
理财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讲,本质上是超越投资的,因为它是从生活出发,只有我们清楚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愿望才能匹配相应的金融产品,帮助我们达成目标,这才是理财。
所以,理财的目标是为了终生有钱花或者是在需要的时候,刚好有一笔够用的钱。
如果我们不学习理财,很有可能手里的钱会被通货膨胀吞噬、很有可能被持续下行的利率甚至负利率蚕食、更有可能会被自己的过度消费推向远方,不会理财,即便不错的“中产”家庭,也很有可能会因为突然失业或者其他意外事件让家人生活陷入窘境。
现在如果不学习理财,钱会面临贬值风险,而闭着眼炒房赚钱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理财产品也不能闭着眼购买了,银行存款和余额宝赚的钱越来越少了。
所以,我们缺的是钱吗?是思想、知识和远见,如果有,我们一定不会错过茅台的股票,一定不会错过房产的投资,一定不会错过睡一觉成为百万富翁的拆迁年……
理财,我们需要:既会赚钱,也会守钱,一定要做到攻守兼备,多懂一点,才能多赚一点,而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秉承“不懂不投”的原则,做擦亮眼睛的智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