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洋河股市行情走势分析(洋河股价持续下跌)

我是在2021年2月1日首次买入洋河100股,当时的股价200元左右。开启了我买高价股的时刻。

那时在酱香科技的带动下,白酒板块的股价走上升趋势。

当时的洋河是从270元左右跌下来的,当时以为是抄底,不料还是买在半山腰。

1

经验教训:投资不能盯着公司的股价,要看公司的市值。

后来公司经过3次分红,并随着公司股价下跌后,对其进行加仓,目前的成本为148元,公司最新股价为132元左右,未来会怎么操作?暂且不做说明。

2

经验教训:为了降低成本而进行的补仓,这是绝对错误的行为,可能会让你越亏越多。

 

01公司业绩

作为价值投资者,首先是关心公司的业绩表现。

 

2023年上半年白酒企业的业绩表现。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219亿,首次在半年报突破200亿元。

套用老唐的话是,相比其他上市公司,洋河是优秀的,但是和主要同行相比,洋河是落后的。

这种落后,从主要酒企的市值对比来看,就能很明显的反映出来。

 

截止2023年9月底的相关数据如下:

 

从数据上看,山西汾酒的ROE很高,相比2017年,市值的涨幅也是最大的。相比之下洋河的市值是大幅度落后的,相同的是洋河的动态PE还是最低的。

从以上数据来看,“后腿”洋的“美誉”就更加凸显了。

那么问题来了,洋河未来的发展会怎样呢?

02 公司发展前景

作为投资者,同样关心企业未来的发展,关于洋河,大体上解决了渠道压货的问题,积压酒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是很重要的,毕竟经销商有太多的库存没有销售出去,就没有继续拿货的动力,这就会影响洋河酒的销量,最终导致其业绩不好。

 

洋河的优势不在高端酒,它的本质是中高端酒,之前只是靠着营销手段,打造出一种高端品牌的感觉。

梦之蓝M9和手工版的品质算是高端,但是产能太小,无法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2022年洋河生产了约20万吨白酒,销售了19.5万吨,这都是指灌装好的商品酒,不是基酒。

按照老唐的推测,浓香基酒每吨可以生产1.3吨52度左右的商品酒,或者生产1.7吨40度的商品酒。

因为年报没有披露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具体产量,因此取了一个中间值。

那么,实际生产20万吨商品酒,可能是酿造了13-14万吨的基酒。

按照公司的披露,大约有5%是可以满足梦9的品质,这其中又有约2%是可以满足手工班的品质。

意味着,13-14万吨基酒里,有6000-7000吨可以生产梦9。这6000-7000吨约有2400-2800吨可以用于手工班的生产。

但是洋河的规划是“超高端我们占10%,一千价格带我们占10%”

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实现,能否实现,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格力董明珠曾经说过,2023年,格力营收超过6000亿。

个人认为,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需要判断公司是否能保持其竞争力。

03公司优势是否还在

洋河之前的高增长,主要是靠体制,靠人,这种优势未来是否存在?

关于这点,市场上有不少负面声音,比如三三制过去结构优势不复存在(现任管理者为前任打工积极性减弱)。

人才方面的流失,之前对洋河改革立下汗马功劳的高管-刘化霜离职,原公司财务负责人丛学年离职,透露出洋河的隐忧。

具体看一下洋河股份的股权结构:

 

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为大股东,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是由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江苏蓝色同盟股份有限公司占股17.6%,其主要股东如下:

 

蓝色同盟的3个主要股东,目前都不在洋河工作,杨延栋是蓝色同盟前身之一,蓝田贸易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股东。

张雨柏来带洋河之前,是泗阳县的副县长,后来在洋河担任董事长,在2015年2月到期后离任。

丛学年之前是洋河股份的财务负责人、副总裁和蓝色同盟董事长,于2022年9月30日主动离职,离开洋河快1年的时间。

再来看看目前洋河股份的董事长-张联东,他来洋河之前,在宿迁市洋河新区做了快5年的党工委书记。

洋河作为宿迁市的“印钞机”,对当地的经济拉动起到关键的作用。

洋河经营的好坏,不只是自己的事情,还是宿迁的事情。

洋河股份在宿迁是都是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洋河新区的地位更加凸显。

张联东之前作为洋河新区书籍,正好经历了洋河从高速增长到增速低迷的阶段,在做洋河的董事长前,他应该就对洋河股份有所了解和思考,这也应该是宿迁市选择张联东的理由之一,起码要对洋河股份比较熟悉。

总之,宿迁市选择他作为掌舵人,肯定是综合考虑过后的最合适人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经过2年多的时间,从公司业绩上看,说明张联东干得还不错。

至于股权激励方面,公司于2020年10月9日完成了回购,回购金额为10.02亿元,回购了96.61万洋河股票,回购平均价为103.73元/股。

从2021年7月26日,公司发布的《第一期核心骨干持股计划》

 

张联东股权激励额只有1000万,意思是“只”持有股票数量96404,按照公司最新股价133.8元,目前账面浮盈接近290万元。按照持股数量和分红,每年有30多万元的分红。

加上每年从公司拿到190多万的报酬,从收入上看,应该是远多于之前在洋河新区做官,一开始应该是满足的,但是工作几年后,心态是否会改变?

当然这不是怀疑张联东的职业素养,只是从目前的股权结构上看,难免会让投资者提出关于工作积极性的质疑。

至于相关人员的流失,个人认为,短期内或许有影响,但是作为一家成熟的白酒企业,应该很快能够弥补这种影响,毕竟影响白酒销量的,主要还是白酒的品牌、品质、产量、以及团队的“作战”。

另外这些都是大股东操心的事情,作为普通投资者不必操这份心。

04销售费用问题

另外一个关心的问题是,从2021年开始,销售费用逐年增加,从年报上看2021年-2022年半年报,销售费用分别同比提高36.1%、17.9%,主要是销售人员工资提高,和促销费的增加。

2023年半年报,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2.4%,主要系本期加大市场促销力度,促销费相应增加所致。

从最新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加大了对地区性广告费用的投入。

估计是看到其竞争对手-今世缘在江苏地区营销增速较快,洋河需要进行“反击”了。

销售费用的大幅增加,换来的应该是营收的增加,洋河半年报首次突破营收200亿,这是不错的事情,但是如果销售费用大幅度,这也会相应影响净利润, 就是所谓的增收不增利,这对于公司来说也不是好事情。

当然销售费用的增长,不能只看半年的时间,通过相关的促销,可能会对未来有正面的影响,最近我也看了不少洋河的直播,应该是临近双节,做相关的活动,观看人数都有700-800人,多的时候都有2000+,主推礼盒装2瓶的梦六+和水晶梦,个人感觉送礼还是不错的。

 

公司销售费用的一部分,用在了消费者开瓶扫码得红包的形式,掌握其动销水平,在数字化营销方面,洋河依然还是走在白酒行业的前列。

毕竟洋河曾经经历过高速发展,2006年-2016年,年化增长高达46%,后来也遭受过短暂的阵痛,为了业绩,不惜增多经销商,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压货”,“串货”,公司产品的价格体系出现问题。

2019年开始经过改革,产品经过升级换代,对经销商,从2020年财报的一商为主,多商配称,到坚持“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理念,到2021年持续完善经销商体系,再到2022年持续打造厂商“战略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2022年首次提出完善经销商帮扶和培育体系。

从表述上看,公司和经销商的关系日益紧密,越发的重视高质量的经销商。

目前洋河做的和说的基本一致,通过增加市场推广费用(广告费、促销费等),协助经销商进行销售,经销商有钱可赚,自然会带动经销商的付款及进货需求。

反过来看,若不是靠钱砸出来的推广,可能营收数据会比较难看,这也是公司品牌拉力不够所造成的,目前来看,公司的优势主要还是次高端酒。

次高端酒的竞争尤为激烈,一方面来自高端品牌的压力,因为高端酒也有相关的中端系列,另一方面同价位的次高端酒也不少,比如剑南春、汾酒、水井坊、舍得等等。

具体再看看相关的销售费用数据。

洋河2018年-2022年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0.6%、11.6%、12.3%、 14.0% 、13.9%

2023年半年报销售费用率为10.3%。

从数据上看,所谓的销售费用较高,但是相比前几年,反而还是下降的。

洋河凭借行业独有的“地推”销售模式,个人对其销售还是偏乐观的。

05投资的不确定性

洋河的投资能力在过去得到验证,并为此带来了较为丰厚的回报,比如投资中银证券。

后来又投资房地产信托,每年有9%的收益率。

但是最近2年地产行业的整体崩塌,导致洋河对房地产信托失去了“信心”,进而不再对其进行投资,转而投向银行理财,收益率自然大打折扣。

未来公司利用闲钱会投资什么品种,比例如何,收益率如何,这都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个人认为,短期内很难恢复到过往投资的“高光时刻”。

06公司估值

公司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93亿,假设未来保持20%的速度增长,即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10亿,合理市盈率为25倍,则2023年合理市值为2750亿,合理市值7折为买入的理想价格2750*0.7/15.07(总股本)=128元/股。

目前公司的市值为1900亿,处于偏低估的状态。

公司很可能在2年内,营收/净利润不再是行业前3名,从过去3年来看,即使销售额排在行业前3,对于投资者来说,其“感受”并不是很好,相比同行来说,有种涨起来慢,跌起来却比较快的感觉。

当洋河不被这排名束缚后,可能会在未来后劲反而比较足。

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机会可能会再次出现。毕竟白酒行业不会一直繁荣,还会遇到低迷期。

洋河人的力量会再次显现威力,更重要的是,洋河高端白酒的供应能力会随着时间增长。

未来会怎样?做时间的朋友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