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卷土重来 横盘震荡 贸易协议
今日复盘
各位股民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受外围集体下跌的影响,早盘沪指小幅低开,开盘受到银行稀土等板块大幅调整的影响,指数持续震荡走低,盘中一度跌破2900点的整数关口并继续向下至2891点,盘中证券板块逆势拉升,带动指数快速反弹但始终未能翻红,午后指数持续维持在2900点附近上下窄幅区间震荡为主,期间部分题材有所表现但对指数的影响并不大,尾盘指数小幅上行并再度站上2900点之上。创业板指数仍处于1700点上方震荡运行,创指趋势相对较好,目前仍处于上行趋势中。截止收盘,北上资金净流入17.46亿,沪指下跌0.25%,深成指下跌0.35%,创业板指下跌0.38%。
今天两市共有1834只个股上涨,其中43只个股涨停,非一字涨停个股有36只;另外有1876只个股下跌,其中4只个股跌停,全天共有13只股票打板,打板率为25%!
资金进出
明日预测
今天指数持续在2891、2900等关键点位试探,大有“老乡别走”的意思,但从盘面来看又是无量下跌,相对风险并不大,下方又存在前低2884点以及年线和上行趋势线的支撑位附近,短时间内破位下跌的可能性并不高。
近两天指数的回调基本已经回吐前两日的涨幅,而当前指数连续调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本周一、周二指数的反弹主要受到货币政策宽松所导致,而当LPR利率如期下调且没有超预期的情况下,政策利好兑现后资金短线获利了结意愿较强。
然后,虽然近期指数未出现较大的涨幅,但盘面上游戏板块、科技成长板块等已经累积了较大的涨幅,随着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内的资金获利出逃后,容易造成指数短期内走弱。
从盘面上看,近期机构、游资抱团的个股的都出现不再持续创新高,而是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比如机构抱团的恒瑞医药,今日大幅调整基本回吐近期涨幅,但换手率、成交量等并未大幅增大,说明主力资金还在,部分短线资金出逃导致的调整,近期随着抱团资金的获利回吐,一些调整到位的消费白马和科技成长等还存在再次卷土重来的可能。
技术上,指数回踩2891附近的低点,但尾盘仍收在2900点上方,且成交量再度出现缩量,说明近两天的调整趋势开始逐渐减缓。30分钟、60分钟macd指标开始钝化,绿柱逐渐减小,也说明短线存在2900附近的企稳的可能。日线上,指数未能站上5日线,但5日线并未掉头向下形成反压,短期若形成反转,突破5日线的压力并不大。
总体来说,当前仍处于弱势震荡市场,相对比较磨人,但任何行情的起始都存在一段长时间的磨人期。目前指数一方面处于年线、上行趋势线等多方面的支撑中,另一方面有存在上方缺口的强压制,短时间内大盘处于弱势格局,在没有利好或利空的影响下,期望指数快速走强或大幅调整的概率都不大。
而目前市场受资金关注度较高的科技成长股以及医药消费股由于本质上并未出现大的逻辑转变,相应的出现回调可能存在逢低介入的机会。
操作策略
最近市场的沉闷,可能让很多朋友索然无味。每次给点你希望,最后总会是失望。你刚刚准备放弃,他又给你点希望,最近行情大概就是这样的感受吧。下去也难,上去更难。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当下,着眼远期。其实,在这样的弱势环境,是比较能够发现,哪些地方,或者哪些股票,里面是“有东西”的。就好比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样。当然,我们这个比喻可能和原意相反,只有在弱势而流动性匮乏的市场,你才能发现一些“真金”。
所以,当下大家可以去看看,有哪些方向或者公司具备这样的情况。比如今天就有一个股票三板了,长城动漫。
做妖股的应该知道有句话,叫三板起飞。这样的弱势结构走出三板,除了妖孽,必然还是需要炒作的逻辑的。也就是一定的基本面,当然无论这个基本面是不是靠谱。其实,如果细心的朋友应该可以发现,在前天传媒娱乐就出现了一波大涨,领涨了两市。有人要说是云游戏的带动,但是你仔细去翻翻一些传媒标的的形态,你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线索的。所以,咱们就当下聊下传媒的一些基本面逻辑思考吧:
1、自上而下来看,滞胀、震荡是一致预期。从10月份以来,市场的关注焦点围绕滞胀展开,物价、货币松紧、经济数据、贸易问题看似都牵动大家的心弦,但实则我们内心可能都知道,现在宏观预期过于一致,反而可能不需要看宏观。因此,自上而下来看,震荡是一致预期,而在震荡之中,择时意义在下降,选方向的意义在上升。
2、从方向的选择上,滞胀预期本质上对应的就是盈利-估值性价比问题,滞对应增长和盈利、胀对应货币政策和估值。而尴尬的是,当前市场面临的处境是,自下而上“好的不便宜,便宜的不好”。我们可以看到,行情从今年年中以来一直是分化的,好的方向被挖掘的比较充分,而不好的方向也被抛弃的比较彻底。
3、在这个过程之中,新的进攻方向选择很关键,可能传媒就是很好的例子。业绩层面,传媒的盈利增长确定性需要再次认知,商誉减值低基数叠加5G游戏催化,盈利有望大幅修复。估值层面,传媒完全被其余TMT甩在身后,历史分位数13%的估值水平为其提供了很好的性价比。我相信伴随催化临近和预期从分歧走向一致,传媒会迎来较好估值修复行情的。
好了,这大概就是我个人最近对传媒的一些思考,毕竟当下的监管环境也修复了,不说估值提升,修复一波还是有可能。就到这里,抛砖引玉,欢迎讨论,大家畅所欲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