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豫金刚石分析(一场由转型定增引发的财务造假退市案)

豫金刚石是一家专业从事超硬材料(人工金刚石)的生产销售的上市公司,曾经是国内领先的超硬材料生产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合成设备和工艺,以及完善的检测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豫金刚石的产品主要包括人造金刚石单晶(含金刚石普通单晶、大单晶金刚石)及原辅材料、培育钻石饰品等,可广泛应用于机械、石油、建筑、电子、航空等领域。豫金刚石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是郭留希,他是河南最早一批做钻石生意的人,也曾经是胡润百富榜的常客。

然而,这样一个曾经的钻石王国,却在2022年5月被深交所终止上市,成为了退市悬崖上的一颗破碎的玻璃。这背后,是一场由定增引发的资金危机,一系列的虚假信息披露,以及一场由证监会发起的严厉的行政处罚。这是一起上市公司长期系统性造假的典型案件,涉及多项违法事实,导致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和强烈谴责。

 

一、豫金刚石的转型之路

豫金刚石的前身是河南远发金刚石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营金刚石原辅材料,一度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62%。2004年,郭留希将公司进行分拆,成立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即豫金刚石。2010年,公司挂牌深交所,主营产品包括金刚石超硬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辉煌时期,豫金刚石整体产销规模位居行业前三名,股价创下22.11元/股的历史新高,市值一度突破百亿元。

2016年,郭留希看到了人造钻石市场的前景,决定对公司进行转型升级,打算投资建设“年产700万克拉宝石级钻石项目”,拟向5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5.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88亿元。郭留希自己参与定增10亿元,其他各方定增的资金,都是借来的,并且其他各方都要求他,以及他的家人或者上市公司给予担保。这次定增,被认为是郭留希的超前布局,也是他的致命一步。

 

二、豫金刚石的资金困境

但正是这次超前的定增,让他倒在了行业起飞前。因为这场定增,产生了一系列的担保借款,从而只能借新还旧,债滚债。

郭留希陷入了资金困境,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向上市公司输送资金,以还本付息。这些方式包括预付采购款、虚构商品采购、直接借款、开具商业汇票等。这些资金多流向了郭留希控制的账户或关联方,导致上市公司资金被大量占用。

同时,为了美化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郭留希还涉嫌通过虚构销售交易、股权转让交易、采购交易等,虚增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存货、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等,未依法披露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实际控制人占用资金等,导致2016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然而,市场并没有给予他太多喘息空间,2018年,郭留希的股权质押率已经高达99.89%,股价大跌,出现平仓风险。

2019年,豫金刚石毫无预兆地巨亏51.97亿元,引发市场哗然,证监会对豫金刚石进行立案调查。2020年,豫金刚石的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价大幅下跌,从2015年的22.11元/股(前复权)跌至2021年的2.04元/股,导致无数股民财富被消灭。

三、豫金刚石的退市结局

2021年,证监会对豫金刚石及其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调查,并依法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豫金刚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00万元罚款;对豫金刚石实际控制人郭留希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同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对豫金刚石其他相关责任人员也给予相应的警告和罚款。豫金刚石案件被列入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和强烈谴责。豫金刚石的股票已于2022年5月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贪婪和欺诈带不来企业良好发展的格局。对上市公司而言,无论目标多么崇高,为了转型、为了保壳、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实现目标的手段一旦脱离了法制的轨道,不仅不能实现目标,很大可能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为了转型的定增将公司推到了破产、退市的境地就是这个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