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犹如一场弱肉强食的角逐,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然而,大小非减持,应该融入中国特色,而非生搬硬套美股模式。让我们深入剖析,为何在这个“特色”下,庸品能否继续依靠高估价存活。
中国A股市场,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与美股并不完全类似。老米的注册制,已经历上百年的考验,而我们刚刚迈出这个步伐。A股的一二级市场差价巨大,市场还在探索中。
然而,这庞大的2亿散户,99%或许并未真正理解注册制的巨大意义。在这个不明不白的战场上,一些公司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却也有许多沦为了庸品。庸品或许只值5倍PE,0.5倍PB,但却被韭菜们给赋予了50倍PE,5倍PB的虚高价值。
在这个股市的赌场中,庸品成了人们“白嫖”的对象。然而,股市应该弱肉强食,庸品不能再无限制享受白食。
A股正处于注册制的初级阶段,投资者的教育才刚刚开始,大小非的减持也不能一味自由奔放。或许应该借鉴再融资的设条件,来限制大小非的减持行为。
例如,过去3年的收入或利润年增长率需超过26%,或过去3年的平均ROE(净资产收益率)要高于15%。这样的设定,能够使得减持行为更有针对性,将关注点放在了公司的业绩和质量上,让那些符合条件的公司有机会减持,而庸品则可能被淘汰。
大小非的减持不应只是一纸空文,更应该有着特色的“解药”。让庸品自觉退出舞台,留下真正有价值、有潜力的公司,这才是中国A股发展的正确方向。让我们期待,在这个特色的路径下,A股市场能够迎来更加精彩的表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