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寿险有没有必要买(寿险到底能不能买)

前言:曾经我自己了解保险的时候,问过一些买过保险的朋友。然后就有朋友和我讲,千万不要买寿险,特别坑人。寿险,这个听起来让人感觉头皮略微发麻,甚至一部分人会觉得不吉利的保险,到底能不能买呢?此文来揭晓。

 

一:寿险的起源

古老的保险诞生于大航海时代,那时候人们会通过海上运送货物,经常就会有各种天气变化导致航行出事,使得货物遭受损失,所以最早被发明的其实是用于海运的保险,是由聪明的管理船只的部门人员提出来的。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非洲人被当成奴隶贩卖到欧洲,给富人们打工。在国外电影和小说里我们经常会看到的黑奴,就是被当作”货物”贩卖的。人贩子运送黑奴的过程也不容易,很类似于现在的“偷渡”的过程,各种食物匮乏,生活条件艰苦不堪,所以运送过程中往往传染病突发,加上各种外界的风雨海啸,甚至很多人被饿死,每次被运送的黑奴到达目的地都会死了一大半。

 

为了减少“货物”损失的风险,人贩子们就把奴隶当作货物进行投保。后来船上的船员和船长们惊奇的发现,黑奴的生命都能投保,自己混的太惨了,同样面临危险情况,还不如黑奴,所以也纷纷希望自己也能投保,就产生了最早的"人寿保险"。 后来人寿保险经过了很多很多年的发展和进化完善,就成为了现在的寿险。

 

二:寿险是什么?

1:什么是寿险?

(1)寿险,就是人寿保险的简称。寿险是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以被保险人的生存或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

 

翻译过来就是说,寿险保的是人,人死亡或者生存,保险公司都要给钱。那么,生存还给钱的寿险,是什么呢?其实是我们平常经常听说的年金险(教育金,养老金等)。

 

(2)通常我们说的寿险,也就是狭义上指的寿险,是以身故或者全残为给付条件的,就是“死了或者全残赔钱”。但是因为寿险种类也很多,所以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死了或者全残赔钱”。

 

2:寿险有哪些?

保障期限上分为定期寿险、终生寿险和两全寿险。

(1)定期寿险:在保险合同约定的期间内,如果被保险人死亡或全残(全残属于没有经济能力,算是经济死亡),则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若保险期限届满被保险人健在,则保险合同自然终止,保险公司不再承担保险责任,并且不退回保险费。定期寿险的保险期限有10年、15年、 20年,或到50岁、60岁等约定年龄等多项选择。这是一种消费型的保险

定期寿险有保额固定的 ,比如保100万。也有保额变化的,也有保费变化的(用的很少)。

(2)终生寿险:被保险人“死了或者全残”,保险公司赔钱的保险。也分为保额固定的和保额增加的。每一种的用途都有些区别。

(3)两全寿险:全称是“生死两全寿险”,又被叫做“生死合险”,这其实是一种定期返还满期生存金的保险,从时间上来说是一种定期的寿险。

 

三:寿险在家庭财务中起到的作用?

 

1:身故或者全残造成的家庭财务风险

说到这个话题,有很多朋友肯定会讲,死了还管什么,人都死了还要钱有什么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2016年全网闹得很火的华为员工得癌症被华为辞退的事情。

 

2016年8月8日,年仅41岁的前华为员工过世后,他在2016年6月23日写的《人生若如几回忆》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朋友,你可曾想过,假如某一刻你的生命突然倏忽而去,你该给你最挚爱的人留下些什么?几年前化疗的时候我想过这个问题,后来又活过来几年,这个思考又抛诸脑后。这段时间病魔肆虐,我犹如孙猴子被压五行山,躺了半年动弹不得,这个问题又盘绕在脑海里。

人一生究竟活了些什么?大多数人都懒得去考虑这样的问题,或者想不清楚,赶到真能想明白点什么的时候,往往是隐退江湖多年,要么是病到离死不远的时候。

前些年,在我癌症截肢后最无助的时候,某500强给我踹了最狠一脚,终止合同,人生惨淡不过如此。”

当时网友们关于他的事情,有两派对立的观点,一派认为华为太坑了,人生病了就要辞退,这么优秀的人才生病了都只能到这种境况。声讨华为。

另一类网友认为,华为之前也给员工买了商业医疗保险,所以保险帮员工赔偿了20万(癌症花费巨大,且团体的商业医疗保险额度有限),并且休假2年正常发了工资保障,辞退也给了数月的补偿,已经仁至义尽了,小企业也许一分钱拿不到。

看完对于这位前华为员工的故事,我们不得不叹息天妒英才。他在网上爆出被辞退的事,也是没办法,想要老东家多给予一些帮助,完成临终前对妻儿老小最后一点交代。但是公司也没有做错什么,该做的都做了,也没法充当福利院的角色,毕竟员工那么多,企业只能按照规则做事。所以真正面临生死交代的时候,自己留给亲人最好的交代,莫过于一份寿险合同。

 

寿险不同于重疾险和医疗险。重疾险和医疗险更多的受益是自己,生病了保险公司赔偿或者报销医疗费。寿险,则是自己去世了,给家人一份交代。

 

寿险在家庭财务风险规划中,代表的是一种家庭责任。尤其是现代人,房贷车贷一大堆,上有老下有小,根本病不起死不起。如果家庭经济主力一旦发生极端的情况,如果没有买过寿险,家庭所有负债和开支全部压倒其余非经济支柱身上,难以承受。

 

反之,如果买了寿险,哪怕经济支柱不幸去世,仍然留有一大笔资金给最爱的亲人,保证他们的生活能维持不受经济影响,这就是爱与责任的体现。

 

2:其他的功能性(非常多,后期可以挨个写)

①不可逆的财富资产:比如增额终生寿险(后续文章会分析),不会亏损,不会波动,是一种完全正向增长的资产;

②锁定长期收益的强制储蓄;

③税务规划;

④婚姻财富规划;

⑤资金融通贷款;

⑥债务隔离;

⑦资产传承;

⑧隐私保护;

⑨移民规划;

这些功能性大部分主要是终身寿险产品的功能体现。

 

四:常用的保障类寿险配置:定期寿险

 

1:定期寿险必要性:中国目前平均寿命是76岁,预计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左右。根据人社部的延迟退休草案,80后男性的退休年龄将被推迟到65周岁。而且由于现在结婚年龄不断在往后延,女性生育年龄也在往后延,所以家庭支柱在65岁之前的经济生命显得尤其重要。

随着80后,90后独生子女成为目前社会人员主力军。目前的家庭结构,已经形成了:“4+2+1”模式,就是一对夫妻,养4位老人,1个孩子,这种家庭结构模式决定了家庭经济支柱可以说是“死不起”。因为一旦倒下,家庭的贷款无力偿还,家庭成员的生活品质无法保障,子女的教育无法继续。甚至可以被描述为“时刻运转的机器”。日本年轻人的佛系,无欲无求,就是巨大社会经济压力造成的。中国也正在形成这样的趋势。

 

同时,现代人的工作压力较大,996,007模式盛行,各种猝死新闻频发。比如2014年华为海思无线芯片开发部部长王劲42岁突发昏迷离世;2016年阿里集团数据总监欧吉良,打羽毛球猝死;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的猝死等等。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当年教育培训行业在北京非常有名的郭华粹老师,天妒英才,30多岁就猝死离开人世,当时也震惊了培训圈。

 

对于这种家庭经济主力的风险问题,寿险能解决,尤其是价格相对比较低的定期寿险,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定期寿险,作为保障型的寿险,因为交的保费相对较少,同时杠杆较高,是寿险产品里面最能体现寿险本质功能的产品。属于刚需必备产品。

 

上图是人生的草帽图,基本上大部分人是从25岁开始进入奋斗期开始赚钱,60岁左右开始进入养老期。在奋斗期之内是财富快速积累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财富收入大概率会先达到一个顶峰,随着年龄增长又逐渐下降。奋斗期,也是承担各种家庭责任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责任包括了:日常支出、买房买车、成家立业、养儿育女、养老准备、应急准备。这一时期的经济中断,会涉及到上面责任的方方面面的中断。这些责任中断的风险,可用定期寿险来化解(比较经济实惠的方案就是选择到60岁的定期寿险)。

 

2:必备定期寿险的人群:

家庭经济支柱:这个很好理解,重要到不能倒下的主力军;

贷款一族:可以是已婚或者未婚,现在很多单身人士并没有结婚,但是买房买车压力巨大,很多单身女性也是自己买房,背负几百万的贷款。或者有一些人就是过度消费,月月光,且背负贷款。凡是有负债,身故或者全残的风险就很大,因为一旦发生极端情况,贷款就不得不转给自己的亲人背负,否则房子车子就要被收走了,或者就留给家人一屁股债;

独身子女:尤其80后,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赡养压力很大。如果自己一旦发生极端风险,赡养父母的责任无人承担,所以有必要配置寿险。

 

总结一下,寿险有很多种,有不同的功能作用,不能单独去讲哪一种好或者不好。每一种产品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这里主要给大家详细讲了寿险的基本概念,以及刚需必备的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往往是较低的保费,撬动上百万的保额,是上述三类人群刚需必备,传递的是对亲人的爱与责任,是直面自己可能会发生的极端风险情况下对家庭和亲人的交代。希望朋友们看到这篇文章能够正确理解和看待寿险,同时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寿险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